带鱼身体内有一种叫做“氧化三甲胺”(TMAO)的东西,TMAO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产品中,无论是淡水产品还是海产品中都有,而海产品中的TMAO含量更高。TMAO的作用相当重要,它可稳定蛋白质结构、渗透调压、抗水离子的不稳定性以及抗水压。TMAO本身无气味,口感有特殊的鲜甜味,这也是新鲜鱼类(尤其是海鱼)具有鲜甜口感的原因。
但是,鱼类死亡之后,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开始发生分解,此时,氧化三甲胺也就被还原成具有腥臭味的“三甲胺”(TMA)。鱼类死亡时间越长,三甲胺的浓度就越高,腥臭味也就越大,直至发展到令人闻到作呕的程度。鱼刚刚出水时几乎没有不好的气味,但放置一会儿就有腥味产生,就是因为氧化三甲胺被还原成三甲胺。
历史上,赵高用一车死鲍鱼,来掩盖秦始皇的尸臭味,就是利用了三甲胺巨腥臭的特性。
所以,带鱼的腥味儿,说到底,是决定于三甲胺的含量,与银脂并无关系。带鱼如此,其他鱼类亦是如此。
那么,带鱼怎么处理才不腥呢?分两个方面来告诉大家。
1、在处理带鱼时,鱼鳍、带鱼的内脏、腹内黑膜要处理干净,尤其是鱼腹到鱼头这段贴近鱼脊的部位,有许多黑色的污血,务必要处理干净,如图所示。
2、三甲胺呈现碱性,所以在烹饪带鱼时,离不开醋和酒。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中和三甲胺的碱性;酒中的乙醇,可溶解三甲胺,酒在挥发时可带走溶解其中的三甲胺。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烹饪带鱼时放醋和酒的时机很重要,醋和酒都易挥发,临出锅时加入的话,它们还未来得及与三甲胺发生反应即挥发殆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醋和酒要提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