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的主题诗文概括,清平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1 04:58:14

宋代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而当时的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具体操作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徽宗还专门作了《大观茶论》,讲述宋代点茶。点茶也算是当时文人雅士的一种交际方式和身心享受,回味无穷亦能修身养性。

③ 挂画

《清平乐》前几集少年宋仁宗因为得知“狸猫换太子”真相,躲在书房独自神伤,乳母的女儿苗心禾来到殿门外对这个“最好的六哥哥”诉苦,自己画得雀儿总被母亲姐姐笑话像鸡。

后来苗娘子所生的徽柔公主在名家崔白的教导下依然进展缓慢,倒是让梁怀吉的画技颇为精进了。

而这个花鸟画大家崔白和曹皇后身边的宫女秋和两情相悦,通过画作传情,令旁人得知,差点引来大祸。

既然宫廷内外如此崇尚画艺,而这被称作“文人四艺”的“挂画”有什么讲究呢?

“挂画”,又称挂轴,由天杆、地杆、轴头、天头、地头、边、惊燕带、画心及背面的背纸组成。形式有单条、中堂、屏条、对联、横披、扇面等。

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画作,主要以茶事为表现内容,也可表达某种人生境界、处世态度和娴雅情趣。起初以字为多,后来逐渐出现画作,或字画结合的作品,多为山水画、水墨画,以旷达悠远的意境为妙。

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题材更加广泛。鸿儒雅士聚集一堂,对这些创作或收藏的艺术作品进行品鉴交流,在当时是非常主流和风雅的生活方式。

清平乐的主题诗文概括,清平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13)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不会像现在的土大款暴发户一样炫富,他们展示自己的清贵之气和非凡财力,就是拼收藏,看谁拥有的各朝代的名家字画多。形容苏轼好基友米芾的一句话“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也算是当时文人心态的缩影。

挂画也不只是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市井人家也流行挂画。宋代都城比如汴京、开封等地,设有“四司六局”,这个机构专门代理宴席、接待的工作,即便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请他们服务。(感觉有点像现在的礼仪策划,宴会设计。)

做酒席之外,他们有一个“帐设司”的部门,专门租赁屏风、绣额、书画名贵物品,“排办局”则帮你挂画、插花,把宴会布置成文人士大夫的雅集样式,这样就能让一场宴席办得特别有文艺格调。(这个就很像婚庆机构的二级供应商,道具租赁)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普通人家想办一场高逼格宴会,无需自己亲自买,只需要花点银子把符合自己审美和宴会规格的道具租赁使用,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④ 插花

一直觉得江疏影的名字特别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清平乐》当中和小姐妹插花的聚会,就极为符合她身上的“宋代名媛”气质。

清平乐的主题诗文概括,清平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14)

插花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插花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作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精致,很受当时宋代文人雅士的推崇。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清平乐的主题诗文概括,清平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15)

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宋代,其清雅、隽秀的时代气质,投射到插花文化中,就变成了讲究线条美,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丽疏朗的风格。对比唐朝讲究富丽堂皇的形式与排场,更为注重花品、花德,突出“理性”。

3、宋词之美:反映北宋社会文化、风俗世情和文人生活的独特风景。

《清平乐》当中的“背诵默写天团”,可谓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唐宋八大家,宋仁宗时期就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清平乐的主题诗文概括,清平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