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白茶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不经历练,不能成蝶。
小的时候,当时的玩伴捡到了一个蝶茧。
然而,观望蝶蛹破茧成蝶时,她却犯下了这样一件错误——
看着在茧里挣扎的蝴蝶,她用剪刀破开了茧。
得到“帮助”的雪白蝴蝶翅膀湿漉漉地粘着,再也不能振翅飞翔。
她无知的好心,反倒耽搁了一条小生命。
蝴蝶灰白的身躯,成为数不多的童年阴影。
每个人,都应该抱有对自然的敬畏心,违背自然规律,绝不会达到好的结果。
私信里,便静静躺着这样一条违背自然规律的留言:
“现在的白茶,都是机器烘两个小时,装箱就卖,哪有那么细致?”
这则留言,完全是对白茶的曲解。
在他眼中,不能理解真正制茶工艺的精心细心。
要知道,烘两小时装箱就卖的白茶,风险巨大!
《2》
两小时慢烘,水分不达标!
白茶的两个工艺,一个萎凋,一个烘干。
其中,萎凋以日光萎凋为上,而烘干,则以文火烘干为标准。
宽以待人,暂且猜想这两小时烘*工艺,若是文火烘干。
然而,两小时的文火烘干,制成的白茶,能符合国标么?
悬。
白茶的国标,要求白茶的含水量,必须在8.5%以下。
苛刻的含水量,一是保证白茶的滋味风味,二是保证白茶经得起长期储存。
但,两小时的文火烘干,便要达到这样的干度,并不容易。
更大的可能,是含水量根本没有烘干到8.5%以下,便草草装箱贩卖了事。
如此制成的白茶,水分超标,风险巨大!
烘干到位的白茶,和烘干两小时水分超标的白茶,半年时间,便能拉开天堑。
一、含水量超标的白茶,茶香弱。
正常工艺的白茶,茶香不会受到水分的影响,在干燥的茶叶内部自由聚拢、合成。
形成的茶香高扬而饱满,馥郁多变。
而含水量过多,茶叶内的芳香醇类物质合成受到阻碍,甚至因多余水分存在而析出叶片。
此时的茶香既弱且淡,就算在干茶和杯盖上能有零星茶香,汤水中也如清汤寡水。
茶香和茶汤,难以交融,失去了白茶品香的乐趣。
二、含水量超标的白茶,汤水薄。
白茶中的丰厚物质,极易受到影响。
尤其是水分超标的白茶,在储存的过程中,叶片中多余的水分必然会析出茶叶。
而水分带走的不仅仅是叶片中的香气,更有构成茶汤滋味的水浸出物。
滋味因为水分而消散,冲泡而出的白茶,自然汤清水薄。
更甚的,因为白茶烘干不达标,残余了过多的茶多酚。
此时的白茶,平添五分苦涩。
茶汤薄,而香气弱,甚至储存的时间愈长,愈有变质的风险。
文火慢烘两小时制成的白茶,怕是内外忧患,根本不能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