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列举的可能引发倦怠情绪的主要原因也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教师行业现状就需要老师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节奏和压力水平上工作?换句话说,教师本身就不是个能做得长久的工作?
就拿“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时间不够”这个原因来说。
某位不愿具名的老师说:
“我必须时刻‘在线’。刚进学校,学生就在门口等着我,接着迎接我的就是孩子和家长一整天的“暴击”,他们向我抛来各种问题和需求……我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即使回去睡觉也心神不宁。”
就好像上面这个例子,其实每一个触发倦怠情绪的因素对老师的影响都很大。试着想想老师们要满足的要求何其多啊。
当试行新的教学工具和课程时,老师们必须跟着一起调整方向,还要不断地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法。
如果你读到某本关于教学的书,通常它只涉及教学中的某一方面,书中会提供做好这一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建议(这些方面可能包括:差异化教学,如何留心班级中少数群体的需求,如何使用数据帮助决策过程等等)。
但是,那么多建议还仅仅是教学的某一方面,可老师要做好的是这个工作的方方面面,随便一想就能有上百个领域。
如果把每件事做到像书中建议得那么好列为老师的责任之一,那对他们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试着想想,一个老师一下子要面对200多个学生(对于初中学校,这个师生比很正常),而老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和完善教学指令。
这个老师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评估打分,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作出反馈,要和每个学生的家长和照料者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还要同时应付其他工作要求,还要在其学科领域与时俱进,等等。
毛坦厂中学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名校,因为其极高的升学率十分出名。但一个距离最近的城镇也要两个小时车程的学校,远离一切教育资源,还能保持高升学率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要在高压下学习。
毛坦厂中学的郭厚年老师,连续10年担任高三班主任,教龄35年,是毛坦厂中学中最资深班主任,今年已经是他带高三学生的第十个年头了。
2014年郭厚年老师的妻子查出罹患脑部胶质瘤,但他却从未请过一天假,缺过一节课。“班里都是全省各地来的孩子,很多基础很差,必须得看着。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在此期间,他每天早晨6点到校,晚上11点忙完后,才从学校赶往50多公里外的六安市医院,看望妻子。这样的长途跋涉,每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