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联盟在2015年调研了3万名教师,受访的所有老师都同意:当初入行时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但等到参加这个调研时只有53%的老师同意无论什么时候对这份工作热情依旧。
那些 “强烈同意”的比例从原先的89%下降到了15%。作老师比看起来难多了,工作比听起来要求要高得多,需要同时满足各种要求能把老师压得喘不过气,而这工作对那么多孩子的生活会有很大影响的可能性又非常得高。
哪怕老师们热情依旧,在一个高压环境下还是会让他们身心俱疲,而这种疲劳的状态很难招架,进一步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要和学生们相处一天也变得更难了。
那么,工作条件对它的可持续性影响是怎样的?
1.工作出色的老师所在的工作环境通常不具备可持续性(例如,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可压力是不间断的,教育资源不充足,时间十分有限,缺乏支持等等)。
2.学校全然就是理想化的,靠着精力充沛的老师加班加点地帮着学生努力,过了几年这些老师通常就离开学校了。
3.在一些要求更高的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和强度大到根本不实际,老师可能撑不了2到3年就会辞职。
一方面大多数老师在表达自己承受着持续的压力,以及工作环境令人挫败士气低落,另一方面那些工作非常出色的老师其实已经工作过度,这种状况这个工作已经做不久了。
因此,教师这个职业目前看来并没有给老师提供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即使老师不辞职还坚守在这个岗位,教师职业倦怠依然是个问题。
比如,如果老师不减压,就不太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产出。如果老师自己压力重重,工作过度,士气低迷,他们就不太可能和学生产生积极的链接,也不太可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如果老师辞职,教师职业倦怠也还是个问题。老师辞职,就需要重新去找老师去为新上岗的人选作准备,这个过程对学生有不好的影响,还会花费学校大量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