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3
(四)方法优化,沟通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几种方法, 320 210= ( 只 ) 320 210= 530 ( 只 )
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3个百加2个百 是5个百
2个 十 加1个十是3个十 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
课件出示(见图3) 5个 百加3个十是530 53个十是530
预设:列竖式,因为这样计算结果比较
320 210- 530 ( 只 )
准确
320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有些 210
530
题用竖式计算更简便,结果更准确。
师: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其实大家刚刚在拨计数器和口算的时候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把十位上的数和 十位上的数相加,百位上的数和百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说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
相加。
(五)迁移练习,尝试减法
师:请你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小蜜蜂?”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计算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
等多次操作,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三、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10 86又应该等于多少呢?这是一个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你会计算吗? 现在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和你的同桌一块拨一拨。你能根据拨计数器的过程写出
你的竖式吗?快速完成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二)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听吗?
同桌交流。
(三)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或者要提醒同学们的吗?
预设:
生1:口算10 80=90;O 6=6;200 90 6=296
生2:拨计数器
生3:竖式 210
86
296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跟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都是三位数的加减法。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位数加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板贴副标题)。
师:在列竖式时,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贴副标题)。
小结:只要掌握住了这个关键,相信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不信?就让我们跟随
着小蜜蜂们在采蜜的途中验证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 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渗透数形结合和迁移的思想。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一)基本练习
师:前方发现一条小河,请你仔细地算一算,比一比谁能安全地飞过河。
课件演示订正时每完成一题,小蜜蜂就飞到该片荷叶上。
324 634 29 465 750 857
153 205 540 - 132 -520 -37
(二)综合练习
师:过了小河就来到了花丛。可是,在这片花丛中有一些花朵生病了不能采,小蜜 蜂们想请同学们帮忙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愿意吗?那就赶快找一找,正确的就在下面画
“ √ ”,生病的就帮它治治病,把它改正过来。
课件演示:将错误竖式改为正确竖式
270 491 653
300 -21 -421
570 281
(三)提高练习
(1)梨树和石榴树 一共有多少棵?
( 2 ) 石 榴 树 比 苹 果 树 少 多 少 棵 ?
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升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回顾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