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的前世今生
文/王学龙
千佛洞坐落在徐州市铜山区 楚王山南坡山体的悬崖峭壁间。
楚王山历经变迁,曾经多次更名,据《金史.地理志》介绍,因山上有五色土,始称赭土山;魏书《地形志》上说,当地民风淳朴,敦厚善良,倡导乡民要同孝父母,忠顺不失,改称为同孝山;又有资料记载,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山操练兵马,设坛拜将,山上并设有项羽点将台,因此又有霸王山之名。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因其同父异母的胞弟刘交功勋卓著,先被封为文信君,后又被封为第一代楚元王,建都彭城(徐州),在位23年,死后葬在同孝山北麓,从此更名楚王山,一直延续至今。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当地人,乃至方圆百里的老百姓仍称楚王山为霸王山,叫楚王山的人很少。
楚王山略有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不足五公里,南北宽只有两公里,山峰最高处195米。楚王山周围分布八个自然村庄。千佛洞位于山的西坡,王楼村东南的山腰上。千佛洞是一座在天然岩洞基础上雕凿而成的古洞,洞深约12米,宽3-7米,高2-4米。据专家考证,洞内的佛像属于北魏时期,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洞内供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雕像,岩壁之下,佛龛密布,大小不一,远望佛龛好似鸽舍蜂房。据考证,岩壁上的佛像超过千尊,故称千佛洞。
另据史*载和民间传说,隋唐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地方政府又组织乡民在千佛洞口的前面,辟山凿石,整理出一块平地,并在不大的地盘上建造了千佛寺庙,有大殿,东西配殿,戏楼等,由得道的高僧住持。从此,千佛寺便成为徐州地区规模较大,香火旺盛的丛林寺庙圣地。
历经年代交替更换,到清康熙51年,因多种原因寺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地方乡绅的倡议下,10万善男信女又捐资重修千佛寺,香火极盛,远及几百里之外。
我们村子距离千佛洞不到两公里,我小时候从懂事起,就听老人们讲千佛洞的故事,不仅说那里的香火旺盛,神仙灵验,要风有风,求雨得雨,还有许多神灵古怪的东西,甚至有人说大白天可以经常看见千佛寺上空有佛祖坐在五彩云端打坐诵经,并能听见天上传来的木鱼声,还有人说晚上经常看见千佛寺的灯火,有群仙作法的画面……。因为那时候我年龄小,听了既觉得好奇,又心生畏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4月初1是山下连续举办3天庙会的日子,每到这时,上山进香的路便会水泄不通,我也会跟着长辈到千佛寺烧香拜佛。因为好奇,没事时,我会背着父母,约上几个胆子大的小伙伴偷偷上楚王山采摘山杏,酸枣等野果,到千佛洞看热闹,四处乱窜,常被僧人数落一顿后撵出山门。
我还能清楚的记得,千佛洞里有一个滴水池,水池如脸盆大小,是几千年滴水穿石自然形成的,水满时也只有一桶水的容量,水池中的水被当地人称为圣水,传说具有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上山进香的人为了能得到一杯圣水,一般都带着盛水的水具,祈求僧人的赏赐,带回家后给急用的人饮用,据说用此水煎药有几倍的功效。长大后我才知道,洞里的水既不是山泉水,更不是什么圣水,是雨雪季节山体中储存的积水,雨雪丰沛时,洞里的水就滴得快,滴得多,春天或者是干旱少水季节,水就滴得少,甚至没有水。滴水池的水是千佛寺僧人唯一的生活水源,管理的很严,那时我们经常偷偷跑进洞里,趁和尚不注意到池里偷水喝,甚至打起水仗,被发现后会遭到和尚一顿斥责,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