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肉面浇头家常做法,上海人十大面浇头的做法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5 00:55:15

为了一碗大肉面,我早早去嘉馀坊那家报到,但再早也没有浇头们早,店面每天早上6点半开门营业,夜里两三点面馆便忙起来了。因为所有浇头不能隔夜,都只能当天现做。

凌晨时分,五花肉送到店里,师傅们拔毛清洗后先将肉用盐处理,再放佐料到锅里焖四五个小时至酥烂,等冷却下来斩成一样大小的厚块做面浇,焖肉的汤汁则用来做面汤的底汤。

苏式面的浇头都是极有尊严的,并不直接盛到面上,而是放在隔壁的小碟子里。清晨来上一碗白汤面底,外加枫镇大肉、清溜虾仁、黄金大排、油焖茭白、炒什锦的浇头,三荤两素,喝口汤,吃口就了姜丝的面,再一口浇头一口肉,便自觉是半个本地人了。

上海大肉面浇头家常做法,上海人十大面浇头的做法(5)

说起来,苏州人其实是不太待见我们这种外地来的“浇头党”。在他们看来,苏面菜单的C位是汤,所谓“唱戏靠腔,下面靠汤”。

在苏州还有一种红汤面,除了红汤常用的鸡骨、猪骨外,一些面馆介绍说还加了中草药熬制。经常吃红汤面还会配上爆鱼和卤鸭的“双浇”。油爆后的鱼格外焦香,鸭后腿肉亦是酥烂。一般人吃完了一碗汤热、面热、碗热的“三热面”定是会汗流浃背,但是胃里却是十分的满足。

上海大肉面浇头家常做法,上海人十大面浇头的做法(6)

苏州面馆的汤,其实也有菜单的,不过不写在墙上纸上,都在老苏州人的口头上。有人曾这样评价苏州人:豆腐般的肩膀,芝麻般的胆子,件件桩桩都可退让,唯独这一饮一啄、一茶一饭,半点马虎不得。倒真贴切,在同得兴见过一位老者,口中已无牙齿,还特意嘱咐跑堂的要“硬面”。

苏州人吃面,和地下党接头一样,有不少黑话暗语。老人说的“硬面”便是面不要煮太久,早些捞进碗里,后捞的是“烂面”。至于朱自冶喜欢的面,要“宽汤”即是多点汤,与之相对的,“紧汤”便是少要汤,“无汤”就是拌面。

苏面的面汤就是老戏骨,整碗面的大戏都靠它撑场,虽然它在菜单上占的面积很小,但所有的浇头小鲜肉都是昙花一现。一碗不玩花样,老老实实的好汤才是关键。

上海大肉面浇头家常做法,上海人十大面浇头的做法(7)

苏面的面汤确实也靠“骨”。一般用棒骨、鳝骨、鸡鸭等吊制而成,吊汤师傅天不亮就会来店里吊汤,中间不能加水,一锅汤要用到底。千碗面一锅汤,下到后来面汤就糊了,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这便有了早起吃“头汤面”的说法。

朱自冶(陆文夫小说《美食家》的主人公)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什么事儿都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着去吃头汤面。

上海大肉面浇头家常做法,上海人十大面浇头的做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