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美食编辑的时候,和苏州当地的媒体聊起过几句头汤面,他回忆说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着去吃头汤面,有时候天都没亮,他在被窝和美味之间一通挣扎,最后以被父亲掀掉被子了事。长大了工作,每天都是掐着点起床,就再没去过,吃头汤面倒成了他记忆中的吉光片羽。
所以这头汤面呀,怕多是夹杂了个人情愫在的,吃不吃得上主要看毅力。但拖拉到中午饭点再去也是不行的,毕竟一些有口皆碑的老店就直接关门了,想吃明儿您赶早过来。苏州很多面馆是不做晚市的,你若问起,人家只道句:忙了一天,晚上就应该回去弄两个小菜吃吃,吃面做啥?
每次到苏州我都会住在平江路上,百年的老街,出门就是平江河,过桥走上三四分钟,便到了本地人常去的做苏式甜点的小馆。
这家小馆主营的是桂花糖粥、牛奶酒酿、银耳桃胶等传统苏式甜点,兼营着苏面,因为老板也极喜欢吃面。
每次饭点过后、客人少一些的时候,店老板就端着一碗光面外加两碟子的浇头,一个素浇青菜,一个焖五花,坐在店里正中央的四方桌上,默默吃起面来。我有心搭讪,买碗面和他坐在一桌,闲聊起来,一碗好吃的苏面标准是什么,他给了一个标准答案:宽汤、硬面、重浇头。
说起来,苏州人还是挺善于把这种“形而下”的日常,升华到“形而上”的文化的。在孙盛兴奥灶面馆,看见过一位白发老人,穿着件素色衬衣,戴金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带了自家餐盒来打包。当时真觉得,不管什么时代,苏州都不会没落,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早在一定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