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和羊血一点膻味也没有。
“浆饭三遍,拿肉都不换”
作为中原美食之城,洛阳当然也有丰富的夜市文化。
初来乍到的游客们,一般都会前往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金街,那里也被称为“十字街”,据说最早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当时洛阳被称为“东都”)东城的旧址上兴建的,自古就是商人云集之地。
洛阳有句俗语:“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丽景门始建于隋朝,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小街聚集了很多洛阳特色小吃,节假日期间尤其的热闹。不过,很多本地人觉得,那里的味道并不正宗,但坐在古香古色的街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别有一番乐趣。
十字街聚集了很多洛阳特色小吃。 视觉中国 图
在一个拐角处,看到好多人围坐在一起,哧溜哧溜,吸溜着什么玩意。小店的外表看上去很不起眼,也不算干净,没有几张桌子,但食客却不少,甚至店家临时用大木板凑合的桌子四周都坐满了人。
街头一个卖浆面条和甜面片的小店。
老板娘见我好奇地东张西望,客气地告诉我,食客们吃的是一种叫“浆面条”的洛阳传统小吃。
传说在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日夜奔走,数日水米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吃。可主人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和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耐也顾不了许多,主人就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吃得那叫津津有味。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虽然每日有山珍海味享用,却仍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于是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浆面条其实用的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而是用绿豆浆发酵制作的酸浆,加入面条和酸白菜丁、黄瓜丁、芹菜丁、胡萝卜丁、榨菜丝、雪菜丁、黄豆等等配菜制成,外表看起来,就像一锅乱炖的面糊糊,价格也非常经济实惠,三四块就能喝上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