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熏猪头肉,就是用普通的猪头先卤后经过熏制加工,变得色香味美有灵魂起来,那是家乡应县独有的一道特色美味。走遍天北京上海深圳,也没听过猪头肉熏着吃,就连近邻的山阴、怀仁县也买不到此熏猪头肉。
熏猪头肉的发展历史并不远,改革开放后,饮食产业风起云涌。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始,一到傍晚,大街头,小巷尾,到处摆着点有电石灯的熟肉摊子车,此起彼落吆喝叫卖“正宗的现熏猪头肉,肥而不腻……”香喷喷地熏猪头肉味道飘扬的很远,勾引着街上来往行人的馋虫,对着融融的灯光迎过去,“老板,来半斤熏猪头肉……”然后用塑料袋带回家给孩子,老年人们滋补身体。如有客人来,熏猪头肉更是必备的下酒菜,若嫌腻拍一条黄瓜与熏猪头肉调在一起,换一筷吃拍黄瓜,时而享受嫩滑丰腴的肉感,时而领略清爽生脆的黄瓜菜,回味悠长。偶尔晚上,单位下班后,三五至交,性起打平花。称上2斤熏猪头肉,两瓶纯粮白酒,摆起了龙门阵。猪拱子(猪嘴头),猪耳朵,猪口条,大伙儿混无挑剔,大快朵颐,大口饮酒,仿佛只有熏猪头肉才与白酒最绝配。喝到面红耳酣,二更半时,大老爷们在一起自然话题荤段子继续,笑声也嘻嘻哈哈的不休止。那种肆无忌惮的架势,颇有梁山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范儿。单身酒鬼们走在大街上,品一口酒,就一口熏猪头肉,满嘴油脂溢出,齿颊留香,醉意熏熏,心意陶陶,溜溜冽冽,嘴里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 二锅头酒∽饮罢归家去,熏猪头肉∽ 常吃无烦恼……”。

熏猪头肉重在火侯,越烂越入味。那时最常见的熟肉滩有马二,段六,薜三兄弟,还有李默然等,人说薜三的熏猪头肉最出名,但我很少专门去买,只要你买不上僵尸头肉,各家味道基本大同小异。应县熏猪头肉源于何年何月,何人是鼻祖,哪家正宗?谁也说不清。
到了年关,朋友、熟人见面便礼貌地问侯,“买下猪头沒?”意思是只要买下猪头熏好,就可以安顿住过年了。八、九十年代,农村人随着改革大潮,一下涌进城里8万居住人口,少则有两万户人家。家家都买猪头过年,那时昌盛路与东街的年货市场,地滩上堆堆塄塄,全放着眯着眼的猪头,发出蒙娜丽莎般迷人的微笑。
我也是八十年代混进城里的,在昌南里六栋一排建起房子。我家与米太(运输公司司机)、杨振家,号称二牛(小药材加工厂副厂长)、吴维谦(晋剧团主琴师兼会计),我们几家“兴发户”住在贫民区同一个巷子里,因砌不起院墙,连檐组成一个热热闹闹的“向陽大院”。我们虽然不富,但日子过的很兴致,相处非常和睦。尤其我们孩子们的名字竟然象姊妹一样跟着叫,东东、纪东、晓东、晓明、晓亚、晓丽、晓英、晓三、晓霞、东霞、纪霞、早霞。过了腊月二十三,院子里散发出熏猪头肉的油烟香味,吸引着孩子们撒开双脚一路向浓浓的年味儿奔跑……熏猪头肉成为他们久看不厌的新鲜节目。我们“向阳大院”里的老吴(吴维谦)在院子里零时架起灶台,把松木据末点燃,冒过大烟后,上面架上铁箅子(漏底)。各家把煮好的猪头肉拿过去,均匀放在上面,扣上个铁锅,只听的里面噗,噗,噗声响,烤出的猪油流到火上,唿噗!唿噗!冒起蓝色的火苗。老吴一边躲闪着身子,一边双手利索地揭起铁锅,在猪头上刷上一层金黄色的鸡油。反复几遍后,猪头肉熏到皮明如殷红琥珀,用筷子一试肉酥鲜嫩如豆腐,就可以出灶了。

熏好的猪头肉,色相红润,咸淡适度,熏味浓郁,肥而不膩,老幼皆爱吃。我小儿不喜欢吃荤,身体瘦弱,就喜欢吃熏猪头肉,后来到深圳工作了,还惦记着家乡的熏猪头肉,多日让亲人们邮寄些儿熏猪头肉,了却一次乡愁情怀。更有我家老父亲遗传基因,全家人对熏猪头肉情有独锺。父亲不吸烟,不喝酒,过时过节我们姊妹给父母亲买的礼物,全是熏猪头肉。有一年春节后,父亲与我说,“你给买回15斤重一片熏猪头肉,正巧*去了你大妹家,我一个人,每天吃三碗带冰凌渣的猪头肉(冬天冷房放的),三天就吃完了,担心这下可吃坏了!结果啥事儿也沒有……”,其实父亲之意,是说还沒有吃得心满意足呢。尤其,父亲晚年不论住到那个儿女家,其它姊妹们去看望父亲,熏猪头肉是必须带的礼品,所以父亲日日有熏猪头肉吃。父亲活了94岁,脸色光彩照人,皮肤细嫩,沒有色斑,大脑清晰如初,沒有半点痴呆,我看与吃熏猪头肉有关。
猪肉市场价天天在变。今年春夏之季,猪肉跌到6元一斤,低如白菜价,而熏猪头肉仍然高达24元一斤。秋天猪肉价格飙上到30多元,而熏猪头肉价永恒不变。在这猪肉暂时乱世的背景下,熏猪头肉它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丰厚的油脂,鮮美的滋味,给吃不起猪肉的平民们,时不时打打牙祭。
熏猪头肉色泽棕红光亮引人食欲,家乡人对熏猪头肉吃上了瘾,三日不吃就感到日子过的熬苦了。
写于2019年白露
作者:赵弟顺
作者简介:
赵弟顺
应县塔乡人,网名,悠哉,记录身边事,聊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