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和中华白鲟的区别,普通鲟鱼与中华鲟的区别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3-03-08 14:58:44

今次论文中出现的白鲟旧照。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白鲟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宾江段和四川省江安县江段产卵,幼鲟孵化后再集群往河流下游迁移。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它们逐渐分散开来,进入长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育肥。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的区别,普通鲟鱼与中华鲟的区别(9)

长江及其沿岸孕育了很多独特的物种,这里也是它们最后的家。丨Andrew Hitchcock / Wikimedia

白鲟的怀卵量很大,体重35千克的个体怀卵量便可达到20万枚,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白鲟的年捕获总量仍能稳定保持在25吨左右。捕捞压力并未对其种群数量产生严重打击。

然而,因为长江上出现的新事物——水坝,长江的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

1984年,危起伟博士第一次见到白鲟便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或许这条向来在长江上下横行无阻的白鲟,到死都想不明白是什么拦住了它。

大型水坝对于洄游鱼类的打击可谓是灾难性的。一方面,横亘江面的水坝们彻底挡住了白鲟、中华鲟、鲥鱼等鱼类的洄游产卵路线,将鱼群和产卵场分割成了坝上坝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将本就为数不多的白鲟群体进一步分散,而且大大缩减了产卵场的面积;另一方面,水坝蓄水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如水温、水深等长江水文条件,进而对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等与产卵有关的体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的区别,普通鲟鱼与中华鲟的区别(10)

紫星为采样点,深蓝色方块为大坝。1981年蓄水使用的葛洲坝,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坝丨Extinction of one of world's largest freshwater fishes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的区别,普通鲟鱼与中华鲟的区别(11)

有时人们会在大坝上修建“鱼梯”(fish ladder),以方便洄游鱼类通过大坝。丨Qurren / Wikimedia

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和中华鲟等都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等待它们的却是人类无情的渔网。据渔业资料显示,那几年白鲟和中华鲟的捕捞量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然而,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白鲟面临着繁殖困境的同时,比以往更高的捕捞强度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长江航运频繁,以及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些列因素共同作用,白鲟同时面临着食物短缺、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可谓四面绝境,难觅生路。于是自1985年后,白鲟的种群数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的区别,普通鲟鱼与中华鲟的区别(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