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鸡吃的不单单是榕树籽,还有椰肉,实在是让人羡慕的“鸡生”。
因此到了文昌,他们绝不满足于椰青水汤底的椰子鸡。他们将椰子肉打成泥,倒入一锅椰子水中,文火慢炖,煮出奶白椰汤,再倒入鸡肉。据说,这是上世纪30年代海口老牌厨师想到的结合做法。
听着更费功夫和成本,通常他们要砍3到4个椰青才能得到一碗椰奶,锅底还可以放入一些木瓜、玉米、红枣来衬托椰奶汤的浓度,不同于深圳椰子鸡的清甜,海南椰奶鸡更有咸甜醇厚的椰香味。
在海南文昌吃椰奶鸡的氛围更有股原始乡土的气息。
当地人通常还要搭上海鲜,或者芋头椰丝饭,再搭配海南独有的蘸料,鲜甜椰香充盈着鸡肉的每一寸肌理,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椰奶鸡有更浓郁的乡土气息。
03 深圳干饭人的鸡汤,也就它了
或许你会觉得,这不过就是海南椰奶鸡吹到都市的变体,似乎深圳椰子鸡的标签,靠的不过只是“海南的灵魂”。但在我看来,你或许还是没看到椰子鸡的另一层灵魂——“自由融合”。
椰子鸡的确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不过只是水果 鸡的一个组合灵感,它就是一道门槛较低且很难翻车的菜品,简单、快捷、效率,出错率极低,这几点上确实很符合深圳的调性。
椰子鸡门槛低,容易上手,又出错率低。
但别忽略了它的可取之处——它能将看似繁杂多样的元素巧妙搭在一起,比如广式火锅、煲仔饭和海南原料的结合,还衍生了潮汕小吃、东北凉菜、印度飞饼、沙姜和青桔蘸料的搭配,竹笙、菌类、马蹄等配菜又带着些西南风味。
似乎能在一顿椰子鸡火锅上,看到很多外来元素的混搭,却意外没有半点违和感。
这或许就是移民城市深圳的一大气质——多元杂糅。无论方言、习俗、人文还是饮食上,深圳这座城市都离不开海纳、包容和创新。
深圳长期以来都被冠以“美食荒漠”的称号,总有人拿“深圳是连锁网红餐厅的狂欢之城”调侃,你确实很难找到特色菜品,都说当地美食是乡愁的符号,而深圳总是会被当作是一座没有乡愁的钢筋森林。
但坊间曾流传过一种说法,深圳本地能拿得出手的特产并不多,有三样却可以傲视群雄——沙井生蚝、光明乳鸽、西丽荔枝,这些都是深圳老饕们会心一笑深藏的宝贝。
虽然比起粤菜和糖水来说,广州更有话语权,但深圳就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它是美食公平竞争的胜地,因为没有一种口味能够占据绝对优势。
这里人气最高的餐厅排名榜更新的是“深圳速度”,因为总有新的饮食文化涌入,竞相走在最前线。但能稳住不变的也就异乡打工人的“四大饭堂”——隆江猪脚饭、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
椰子鸡的突围亮点在于,它比起“四大饭堂”更体面,无论商务面谈,还是情侣约会、家庭朋友聚餐,都是温和恰当的选择,而且没有日料和韩料那般讲究。
现在很多椰子鸡店,还有驻场乐队的演出,这也方便了不少年轻人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分,能约上朋友吃完椰子鸡,可以继续在夜宵场畅饮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