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火塘、一把茶叶、一个陶瓦茶罐和一只(或数只)茶盅、一个茶盘,构成罐罐茶的全套器具。先把柴火或炭火生旺,再将带提耳寸把长的瓦罐煨到小炉上,当瓦罐烧热时,冲进适量清水入罐,随着滋的一声冒出一缕青烟,即用三指捏进一撮茶叶,继续加旺火,最根本的要使罐罐茶熬三滚三沸时方才饮用。每次沸腾时,用一竹制小棍压着搅动翻滚的茶叶,使其不溢,稍兑一点凉水,再滚时,算是熬好的茶汁,对水再熬,沸腾后将倒出的茶汁回罐接着熬,此时方可饮用,茶瘾大的人多喜欢边熬边放茶叶。一般不管人多人少,就那么一小罐,轮着喝,俗称“捣罐罐茶”。
烤茶茶叶选用青茶或焙制的绿茶。选用陶釉或纯粹的土瓦茶罐,在火塘边或者是火炉上,用炭火(非明火)边烘边抖,直到茶叶呈赤黄色散发出喷鼻的香味,便恰到好处。精细的方法俗称“百抖茶”,即是慢烤细抖,掌握好火色,烤好后,稍停片刻,便将滚开水徐徐倒入茶罐内,随着茶水沸腾慢慢加添。这头道茶味浓量多,香气扑鼻,味甘而苦,名叫“老苦茶”。喝后回甜甘纯,有心舒胸畅之感,且赋有苦中有甜,以苦为乐的人生意义。二道茶是“甜茶”,也叫糖茶,茶罐中放水靠火涨沸约10分钟,倒在茶盅内再放进核桃片末,片末要薄而脆,入口不用嚼即可以化,然后将另一水煮的泡姜糖水加入掺和,味道香甜带辣,有健胃润肺的作用。以此寓意生活先苦后甜,甜不忘苦,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干练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之意。第三道茶,把茶水再沸后,稍加茉莉、金银花、菊花的满盅茶,茶味道淡而甜,香郁爽口,暗喻人生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才是真。“苦甜淡”三道茶蕴含回族人家千百年间根植于玉洱银苍间所品味出的一种人生哲理,做人一辈子的三步曲。
流行在我国青海等回族聚居区。回族饮奶茶除了在茶罐内加茯茶,还要加盐,待茶熬好后再加奶烧开,并放入花椒等,待客时还要放两粒烧熟或煮熟的大红枣。
擂茶泡制方法简便,先将茶叶及适量油盐和药草放入陶制的擂钵内,然后坐着用左手肘或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握“擂棒”频频擂转、舂捣。当擂至细烂如泥时,就用一把竹制的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一个黑褐色的铜壶,用刚汲取的清冽山泉水煮沸(或直接冲入沸水)。再撒上些许切碎的香葱,这时一钵热腾腾、香喷喷的擂茶就呈现在你面前。款待客人的“擂茶”,另加配料,分为荤素两种。如招待吃素的人饮用,加花生米、豇豆或黄豆、糯米、海带、地瓜粉条、粳米粉干、凉菜等;招待吃荤的人饮用的,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甜笋丝、香菇丝、煎豆腐、粉丝、香葱等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