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炒蟹粉]: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过两个时辰,则肉干而味失。
淸 袁枚《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又到了丰收的季节,而螃蟹也到了膏满蟹肥的时候,也就进入了吃螃蟹的好季节。“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蟹赏菊菊花天”,意思是农历九月雌蟹最肥美,农历十月雄蟹最肥美。这个季节江南人的餐桌出现最高频率的应该就是湖蟹了。一般吃湖蟹都是清蒸,蘸醋吃。但是经常会碰到蒸太多,最后吃不完剩下的情况,虽然是可以放冰箱冷藏,但是味道会差很多呢。如果有一次吃不完的湖蟹,会把蟹肉拆出来做成炒蟹粉。
当然这是在江南,盛产蟹的地区才会这样做。拆蟹粉最好的还是大闸蟹。拆蟹之前我们准备好剪刀、蟹扦(或竹签):擀面杖。将谤螃蟹冲洗上花笼蒸,当然也用水煮,随园蟹羹就是煮的,不光煮,拆下的谢壳还耍重新放入煮蟹的汤中在煮成蟹汤用来烧菜,煮蟹要冷水入锅,水沸后继续煮15分钟即可,无论蒸或煮都要提前丝丝然后放凉使蟹黄凝固,这样出成高,蟹肉整蟹黄成块,不过有一节,这提前可不是头天煮第二天剥,袁枚讲:“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过两个时辰,则肉干而味失”,蟹粉别超过四小时,过了肉就发腥。
拆蟹是个技术活,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八件”。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谓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