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图片,港珠澳大桥高清图全景图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2-12-12 22:23:07

下面这位,他被称为“大国工匠”,他的工作就是拧螺丝,拧的上万颗螺丝,没有一颗出过问题,不给工程留任何隐患,也确保我们工程达到最高质量。我们还有4600多名像他这样的建设者,每个人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图片,港珠澳大桥高清图全景图(13)

对于沉管隧道这样小众的工程方法,有这样一个说法:“沉管隧道是什么?是充分借用大自然水之力的一种工程方法,借用水的浮力运输,借用水的重力下沉,借用水的推力连接。”

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说的这个方法,曾经是风险很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桥梁可能是数以万计的,但是全世界的沉管隧道加起来也就两三百条。高风险是沉管隧道数量少的原因之一。

在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中,有这样一群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所以这个工程被称为四千多人集体走钢丝的工程。在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文化,叫“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我们做的每一件工作,都当作是我们做的第一件工作来做。我们不是去追寻着前人的方法来做——因为前人这么做,所以我们可以这么做,不是这样的,而是从本质上来思考这个问题。需求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怎么样能做的更好?如何通过新方法去把它做的更好?

每一个人都这样去思考,再复杂的问题也能简化成一个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通过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贡献的一点点力量,也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最后就会成就一个不平凡的结果。

面向未来

现在隧道已经通车,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些奖项,而且推进了沉管隧道这个行业的进步,沉管法变得不那么小众了。我们这群人接下来做什么?

伶仃洋在十几年前可能还被认为是不可能被跨越的一片海域,现在已经被港珠澳大桥征服了。但是,在我们国家以及国外的很多地方,还存在着更深、更宽的峡湾,至今都没有办法去跨越,即便是用我们工程师最先进的工程技术也无法跨越,这些地方我们以后该怎么去跨越?

有一个办法,就是建造“悬浮隧道”。为什么?我们从桥梁讲起,桥梁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桥梁利用它自身的材料来承载。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图片,港珠澳大桥高清图全景图(14)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桥梁反过来,或者说我们把桥梁安装到水底下去,借用水的浮力让桥梁承载,这样我们就会获得一个经济、可持续性、并可以跨越更广阔水域的一个通道方案。

悬浮隧道和沉管隧道有些像,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工程师能够建造它。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图片,港珠澳大桥高清图全景图(15)

19世纪时候英国建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水底隧道,20世纪美国工程师建设了第一条沉管隧道。现在是21世纪,希望经由我们的努力,能由中国工程师来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悬浮隧道,谢谢大家。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