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真的太香了
国内养殖的也不少除了从外国进口之外,我国也在努力提高国内的鸡肉生产。
早些年国内养殖技术还没有得到发展时,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但其实现在,每年养殖场能够提供的鸡可以达到90亿只。
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就是白羽鸡和黄羽鸡,它们作为肉鸡中的战斗机,为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口粮。
在2019年,白羽鸡的出栏数量达到44亿只,黄羽鸡的出栏数量达到49亿只,而我们吃的鸡爪大部分都来源于白羽鸡。
主要养殖白羽鸡和黄羽鸡
因为它的出栏速度比黄羽鸡快很多,在养殖上花费的成本也很少,我们来看看这两种鸡的区别。
黄羽鸡
首先我们来看看和我国联系比较深厚的黄羽鸡,这种鸡也被称为三黄鸡或土鸡,以前家养的黄羽鸡都是土生土长在中国的鸡种。
不过后来,养殖场为了让黄羽鸡的出肉率更大,所以就将本地黄羽鸡和国外的隐性白羽鸡的杂交,由于父本来自黄羽鸡,所以在外形特征上还是大致保留了原本的形象。
黄羽鸡
黄羽鸡的生长周期大约为60-120天不等,时间越长,它们的出肉率就越高,味道也更鲜美,而缺点就是出栏数很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养殖场出栏的优质黄羽鸡,一般都会以整鸡出售,很少将鸡爪、鸡腿等单独售卖。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明明我国养殖的鸡能够在很大程度满足鸡爪需求,却还需要大量进口的原因了。
白羽鸡
接下来,就是鸡爪的主要来源——白羽鸡,它也被称为“快大型白羽鸡”。
肥美的白羽鸡
白羽鸡在所有的肉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鸡种,同样也是世界和三个最大的肉禽来源。
白羽鸡的出栏速度比黄羽鸡快很多,大约40天,体重就可以涨到2公斤以上。
它们的饲料转化率很高,基本上1.6公斤饲料就可以长1公斤,所以耗费的成本就比黄羽鸡少。
要说白羽鸡的生长有多厉害,我们从前面的数据就可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