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207字
阅读大约需23分钟
近年来日益火热的“非虚构写作”进入人们视野。人们不禁要问,非虚构写作为什么能够打动人?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报道的区别在哪里?
事实上,非虚构写作是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写作方式。文如其名,“非虚构”肯定不能虚构,在这一点上,它与强调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并无二致。
南方周末前特稿记者与非虚构写作者叶伟民强调,“非虚构写作肯定、一定、必须、只能遵守零妥协的‘真实原则’,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虚构”;近年来凭借《中国在梁庄》一书而声名鹊起的非虚构写作者梁鸿,则将其定义为一种建立在基本事实之上的文学叙述。
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报道之间,已有着多年的交集。出现在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和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上的新闻特稿,被公认为是非虚构写作的一种形态。而当下着力于推进非虚构写作的平台,也大多来自媒体或是由媒体人创办的自媒体平台,如新京报的“剥洋葱people”、界面新闻的“正午故事”、腾讯新闻的谷雨实验室、网易新闻的“人间the livings”、前南方周末记者雷磊打造的“真实故事计划”等。通过这些平台上的文章,我们可以拼凑出目前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大致模样。相比传统的新闻报道,非虚构写作正以其更耐人寻味的叙述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随着包括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在内的不少传统党报在转型过程中将深度报道作为突破方向,深度调查、特稿式的新闻体裁也重回受众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去了解当下的中国非虚构写作,或许对新闻人来说,也可以带来一些启迪。
1
写谁?
他们是故事的主角,
未必是新闻的中心
从近年来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被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
腾讯谷雨实验室作为致力于支持中国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非营利项目,主要资助非虚构写作、独立纪录片、纪实摄影及深度报道[1]。它发布的作品,善于另辟蹊径,钩沉视野之外的平凡故事和别样人生;它聚焦的人物,常常是故事的主角,却未必是新闻的中心。这些人容易被习惯于快节奏报道的媒体所忽略,却在非虚构写作平台被发现,被描写。
两个多月前,舆论场中最热的话题,当属杜嘉班纳(D&G)辱华事件。这场被称作“The Great Show”的时装秀,一点也不伟大。人群散尽的会场,习惯热闹的看客早已收拾好战斗力奔赴下一场激战,而与事件最直接相关的人却只能冷冷地坐在会场内,看那一地衣裘被人遗落。谷雨实验室的报道——《那些被称为“商品”的中国模特》将目光对准了本将参加这场大秀的中国模特们。虽靠“老天爷赏饭吃”,但是吃多少饭全凭模特经纪公司和时尚品牌说了算,明明很受品牌方喜爱,有时候却莫名其妙被拒绝。人们看到的都是他们的亮丽、光鲜,而背后的焦虑和不安却鲜被提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趁着D&G事件的一点余热,这样一篇文章给了我们对于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还有那些曾卷入事件漩涡的人们,被新闻淡忘后,他们过得怎样? 回访式报道往往对事件有新的发现,也能更深入地探查事件的影响。
(图片来自《被偷走的31年》,新京报记者王瑞锋 摄)
2017年11月18日,北京大兴“城中村”一座老旧公寓内因电气线路故障燃起大火,这被认定为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他们的2018:在失过火的人生里追寻光》站在大火发生一年后重新审视了那时被迫搬家、搬离隔断“危房”的人们。外卖小哥手机里的地址消失了,学生的毕业证书不见了,二手家具市场遇上好光景……一场大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也烧毁了很多“北漂”族对这座城市仅存的希望。搬到廊坊的会计,不得已回老家、又不得已回北京的记者,奋斗二十多年却不得不白手起家的服装店老板……太多命运交汇着,最终都被时间冲散。夹叙夹议的文字加上琐碎的细节,带读者穿越了时空,感同身受,面临大城市壮丽霓虹下普通打工者逼仄的生活空间和无奈的人生选择。
[1] https://gy.qq.com/about.html
2
写什么?
借小人物的故事
投射时代话题
围绕具体问题,非虚构作品往往可以举重若轻,将宏大的时代意义投射在芸芸众生上,使读者见微知著,从故事中找寻主旋律的印记。
“他们习惯了用身体与大地进行能量交换,历经荣枯,最后像玉米秆一样矗立”。新京报的《他们像被压弯腰的向日葵一样老去》将视线投向甘肃定西白碌乡等“老天爷不赏饭吃”的贫困地区。一个没有年轻人的村落,贫瘠的土地,有限的劳力,老人跪在地上钩草,希望杂草不要来争夺养分。但文章并不只是为了展现村民贫苦的生活。子女不愿回乡,没有低保的老人无人赡养,开办学校17年的老教师在八十大寿那天只能吃酸菜……这些令人胸口发紧的现状背后,总是一道道具体又难解的题。扶贫扶什么,振兴兴何处,文章将现实的苍凉暴露在时代舆论场中,让人们有更多的思考和关注,推动底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