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非虚构作家(从左至右):何伟、理查德·普雷斯顿、盖伊·特立斯、特雷西·基德尔。/谷雨计划
从《苟晶高考被顶替后的23年》,到《改判无罪后的张志超和他失去的15年》,现实生活的魔幻诡谲正在超越虚构的小说世界。
如同人们调侃的:“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非虚写作平台,动辄拥有百万粉丝,单篇文章阅读量经常达到10万 次,暗合了读者对“真实”内容的追求。
人们越来越爱看源于“真人真事”的非虚构故事,因为从这些朴实或离奇的真实故事中,我们体会到温情,感到抚慰,甚至收获经验教训。
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衡水中学的反叛者》;
《我在北京逐梦演艺圈》;
《上我们的网站,替你钓外国金龟婿》;
《月嫂回忆录:做这行,真的不能细想》。
……
如果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些标题,我们很可能想点进去一探究竟。
如果文章进一步注明“本故事来源真人真事”,想必我们更会唏嘘感叹。
根据叙利亚难民儿童赞恩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何以为家》。/豆瓣
记录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真实故事,被笼统定义为“非虚构写作”。它的基本要求是,作者应保证作品中的全部信息(包括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等所有要素)的真实性,保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非虚构写作”源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其在中国兴旺发展,是从《人民文学》在2010年设立“非虚构”专栏开始的。彼时,一些作家、学者,甚至非职业写作者开始关注边缘群体,开展田野调查,记录群体或个体的生活经历。
之后的两三年,国内相继出版了很多国外的非虚构代表作品。特别是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的《寻路中国》,让中国读者重新认识了一个“熟视无睹”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