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概念,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特点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21:24:00

日本导演是枝裕十分擅长展现家庭故事。/《步履不停》

此外,写作者们偏爱书写那些“伤感、挫败”的经历。且大部分的表达局限在私人领域,很少触及公共生活经验。

雷磊还注意到,成长于物质富裕一代的年轻人,不再像父辈一样忙于积累生存资料,而开始热衷于“认识自我”

但这些年轻人似乎正在滥用“原生家庭”这个分析框架,又限于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通常只将不幸归因于父母

在中年群体中,投稿大部分来自女性。符合当前不断高涨的性别意识,故事中的女性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自信独立

在“真实故事计划”近日发布的《为房结婚》一文中,署名“王小草”的写作者讲述自己为了大城市的房子,草率进入婚姻,然后挣扎撕扯,最终醒悟离婚的故事。

非虚构写作概念,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特点(9)

后来再没有像这样真实的买房故事。/《蜗居》

对普通读者而言,看“王小草”的故事,也许能让我们明白:缺乏相近的价值观,无论多坚固的房子,也保护不了风雨飘摇的婚姻。

除了讲述女性的多重困境,聚焦师生权力关系的《有个中学生从五楼跃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老情书的人》。这些故事或许惊动了一方小小天地,或许只是在默默坚守。

这些故事可能不具备很强的新闻性,或被有意忽略,但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

抛开传统的媒体叙事,让故事当事人成为讲述主体。透过这些鲜活的生命经验,我们得以拓展生活的边界,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

“社畜”的真实故事

“上班”、“工作”,一定是令人厌恶的吗?

考公务员、考教师、进入体制,一定是最好的归宿吗?

我们是否有热爱并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的可能

非虚构写作概念,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特点(10)

展现美国、中国产业工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豆瓣

在我们头脑清醒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作无疑都占据重要地位,工作也是多数人维持生存的必要活动。

网易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theLivings”,其中的“寻业中国”栏目,就是基于近年来 “社畜”、“过劳”等职场文化的兴起。希望通过呈现普通人的职业经历,试图探寻我们与工作的关系

从“大学生矿工”、“职场里的中年人”到 “在国企耗到死”,“寻业中国”提供了丰富的,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职业经历

非虚构写作概念,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特点(11)

推荐给职场新人们。/人间theLivings

35岁后的高管:我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是“寻业中国”栏目最近的一篇文章,读者纷纷留言表示“感同身受”。

作者历数自己多年的职场沉浮,得出“在大型民企,人际关系远比业务能力重要”的个人经验。

作者后来又加入创业公司,无效加班文化盛行。让他不禁怀疑,为何最该“争分夺秒”、“筚路蓝缕”的公司,也推崇这样的“形式主义”

阅读这些职业故事,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工作本身

对工作及与之相关的因素存在困惑,除了不断尝试、学习,尽可能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外。了解别人的职业经历,增加我们的间接经验,大概没有坏处。

无限接近真实

设立于2019年的“谷雨奖”,是由腾讯新闻和腾讯公益联合发起的奖项,旨在奖励杰出的图文非虚构作品和纪录片

谷雨奖看重作品“关注现实议题、参与公共活动、触达大众”的部分。

在去年4月的谷雨非虚构论坛上,50多名业内顶尖的写作者、纪录片创作者,针对当下信息同温层、全民直播、娱乐短视频层出不穷的传媒环境,探讨“严肃、费时费力”的非虚构作品的存在价值

著名导演贾樟柯认为:“现实在成为作品之前其实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通过记者、作家、导演的发现和提炼,尽管它们是物理存在的,但很难影响人们的认知,更不容易让人有所触动。”

非虚构写作概念,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特点(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