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结合实例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10 00:47:03

图3 GITT测试响应电压曲线

2.1 粒子半径

正极材料的微观分析图见图4。识别图4中的粒子边界并统计粒子半径分布,最后取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半径为2.25μm。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结合实例(5)

图4 正极材料的微观分析图

2.2 Li 浓度对Li 扩散系数的影响

Li 浓度是影响电极材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Li 的扩散速率与材料的晶体结构、Li 传输机制有关,也受嵌脱过程中晶胞参数体积变化(摩尔体积变化)、相变和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变化等条件影响。25℃下,充电过程中Li 扩散系数随SOC的变化见图5。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结合实例(6)

图5 充电时不同SOC下的Li 扩散系数

在充电工况下,随着 SOC 的升高,Li 在正极活性物质中脱出,Li 浓度下降。从图5可知,Li 扩散系数随着Li 浓度的下降逐渐增大,当SOC=0.025 时,为 1.52×10-12cm2/s;当SOC=1.000时,为8.06×10-11cm2/s。在SOC较低、Li 浓度较高的阶段,Li 扩散系数变化不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该现象可用简单的空位机制间隙机制来解释。在电池内部的反应过程中,有序的正极材料会发生两相反应,即原始晶格因Li 的嵌脱发生结构破坏,变成另一种结构,此时,发生的成核生长及晶界运动,将限制Li 嵌脱过程的动力学。此过程主要发生在晶格周围的空位(群)或间隙中,活性物质中的Li 浓度越大,晶格中空位数和间隙数越少,Li 的扩散越困难,因此Li 扩散系数随Li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2.3 充放电过程对Li 扩散系数的影响

在25℃下测得的充、放电过程中的Li 扩散系数见图6。从图6可知,充、放电过程中的Li 扩散系数都集中在10-11~10-12cm2/s。在低SOC区间(0~0.200),同一SOC下放电时的Li 扩散系数大于充电时当SOC为0.300~0.600时,二者并无明显差别;而在高SOC区间(0.700~1.000),Li 扩散系数急速上升,并且同一SOC下放电时的Li 扩散系数小于充电时。原因是正极材料在放电工况下,Li 在活性物质中嵌入,受到已嵌入的Li 的排斥,同时还要克服正极材料之间的膨胀力。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结合实例(7)

图6 充、放电过程中的Li 扩散系数

2.4 温度对 Li 扩散系数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的Li 扩散系数(充放电过程中的平均数据)见图7。从图7可知,Li 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25℃时的Li 扩散系数比-20℃时高一个数量级。在55℃时,整个SOC区间内Li 扩散系数变化较大,从8×10-12cm2/s上升至2×10-10cm2/s以上。

扩散的本质是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因此,Li 在材料中的扩散过程与温度的关系很密切。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且服从阿伦尼乌斯公式。Li 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式(2)所示: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结合实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