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有的管理者就是开个会、发发邮件、做一些简单的部署,一天轻松自在,但是团队却能拿到非常好的结果。而有的管理者脚下生风忙前忙后,做方案盯落实、跟汇报催进度,然而只能拿到一个B。
前者的下属如狼,独当一面,当然轻松,因为下属把事情都搞定了。后者的下属像兔,脚底抹油,一请示三汇报不敢担责,所有责任都落到了管理者肩上,事必躬亲一定累。
下属频繁请示,而事情并没有解决,你的计划和时间也受到很大影响。
今天来聊一聊,猴子法则。
猴子的特点
猴子的特点是什么,灵活好动,跳来跳去。
“猴子”这个说法,来源于威廉·安肯所著的《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一书,其中的“处理时间管理”和“猴子在背上”的经典管理方法,被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引入到管理培训课程当中。
什么时候猴子
在工作中,“猴子”指的是,主管与下属双方谈话结束后的下一个行动步骤。
比如,下属说我有一个技术难题需要你的帮助。领导回复,我让张三来看一下,这时候“猴子”就跳到了张三背上。如果领导说,这个问题好像以前遇到过,我待会确认下,这时候“猴子”就跳到了领导背上,往往就不了了之了,猴子也就饿死了。
猴子法则书籍
猴子法则,就是关于如何喂养、管理“猴子”的方法论,既要避免猴子因无人喂养而“饿”死,也要避免把太多猴子背在自己或下属身上,搞得累死累活。
如何管理猴子
我们知道,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时间是很宝贵的,需要将精力放在整个组织的激活上。如果有过多的猴子集中在管理者的背上,那下属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可发挥的了,团队也拿不到想要的结果。所以,下属管理猴子的能力很重要,管理者协调猴子的能力很重要。
下属的猴子,可以简单归纳5个层次。
第一层次,等待指示,通常是独立能力最弱的员工,需要手把手安排任务。这类猴子,等待领导明确指派。
第二层次,主动请示,员工发现问题,向上反馈,等待领导指示行动项。较强依赖领导指派猴子。
第三层次,提出建议,遇到问题主动提出来建议,员工通常具备一定独立工作能力,员工带着几只“猴子”来,等待领导选择方案。
第四层次,行动并请示,能够较独立完成的工作,因特殊原因需要立即决策的,通常为临时突然发,或临近里程碑的事项。
第五层次,行动并报告,通常是下属全权负责,只是例行汇报沟通,也不需要什么决策,按计划行事即可。
不小心就背上了猴子
是不是所有管理者都想要第五层次的员工,这里面的核心就是让下属独立做决定,避免依赖,逐渐培养下属的这种习惯形成业务能力。
在培养员工独立的能力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1. 猴子跳到自己身上时,要做下一步决策,不要让猴子饿死。
2. 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猴子的数量要注意不要过多。
3. 猴子的喂养责任,主要是下属。
4. 猴子的喂养没有进展,不要找借口。
5. 面对面和员工确认猴子的喂养,明确下一步行动。
6. 猴子跳来跳去一定会不了了之,所以遇到了就要立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