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颜色的鲜明作用下,喜好结群出现的磷虾很容易被注意到,它们的出现能够使得海面迅速变成片状的红色斑块。这种大型虾群的范围左右延伸可达好几公里。
它们是食草类的动物,主要食物就是海水当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类,到了夏季时,海水中的食物繁殖加快,使得南极磷虾有了繁衍的条件。因此雌虾产卵的时间一般在1到3月,可以多次产卵,每次产卵的数量在6000到10000粒。这些卵会下沉到深海的位置再进行孵化,孵化完成后幼虾浮上水面,前后大约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此外虽然南极的海域当中饵料比较丰富,但是冬季时海水寒冷,条件还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磷虾在冬季时会出现“负生长”的特性,说是返老还童都不为过,缺少饵料时它会脱壳减轻自身重量,以此减少自身的能耗。
南极磷虾与生态系统首先被消耗掉的是生殖系统,一条本来已经成熟、甚至产过卵的大个体磷虾,在经历了严酷的冬季之后却变成了一条未成体,小个体甚至是幼体磷虾。
对于南极磷虾总量的估算一直在更新,1984年时估计总量有5.6亿吨到10亿吨,后又更新数据指出应该在10亿吨以上,2008年德国的生物学家通过声学探测指出现存量在3.42亿吨到6.5亿吨左右。
数量庞大的南极磷虾,凭借着一己之力养活了大半个南极圈。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海豹、企鹅和鲸鱼,都是以南极磷虾为食的,除此之外还有鱼类、乌贼和海鸟等生物,也是以磷虾为主要食物,总之,磷虾属于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它的数量锐减,许多处于上层食物链的大型生物都会遭到饥饿威胁。
据统计,南极磷虾作为食物的供应,海豹年均消耗6300~13000万吨,鲸消耗3400~4300万吨,各类生物资源年度消耗总计15200~31300万吨。
不少生物学家前往南极海域探查,都表示对于鲸鱼捕食磷虾的场面最为难忘,前文提到了磷虾有结群特征,在自身的颜色加持下,结群浮在海面的它们非常容易被捕食者注意到,其中最大的捕食者就是鲸鱼。
在南极磷虾群的附近总是会出现鲸鱼的身影,当鲸鱼看到虾群时,就会张开大口进行吞食,一口可以吞掉200多万只磷虾,它们在虾群当中肆意的穿梭着,像是在吃自助餐一样。
因此南极磷虾对于整个南极生态圈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随着这几年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南极的浮冰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南极磷虾的幼虾没有隐匿生存的地方,生物总量锐减,科学家指出下降幅度在80%以上。并且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之后,会导致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影响海藻类的生长,没有了食物来源,磷虾自然无法像原来那样大规模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