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伟士牌卖得最好那年,是1983年。
也是198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高速扩张时期,霓虹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机车相关的各种成品、零件和技术。岛内自主机车品牌——例如之前提到黄伯伯家的三阳迅速崛起,「文车鼻祖」终到落幕时分。
虽然伟士牌长得端庄又经久耐用,但技术和科技含量完全无法和「每当变幻时」的霓虹机车同日而语。
比如它发动时需要排挡,这对于许多女生而言无疑是死穴。而带有自动离合器的雅马哈、铃木、本田乃至岛内自产自销的三阳机车,无疑是无数女生心目中的救世主。
与此同时,许多仿赛车款日系「武车」也点燃了无数岛内青年的飙车热血——最近破事儿接连不断的钮承泽就曾是其中一员:
「常常可以看到影片中,几个爱耍酷的男生,载着女朋友在街上狂飙。或者几个同学放学骑着机车或脚踏车一起回家,其实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
另一方面,车行们也明显更愿意卖那些价格便宜的自主机车和霓虹品牌。不仅因为外观够新技术够新,还因为——它们的塑料外壳不经撞。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伟士牌等之类老牌机车价格偏贵,但质量太好维修几乎为零。日系新车售价便宜,但售后是一大块肥肉。比如一遇到碰撞跌倒,车壳立马玩儿完,必须换新壳。一年总会撞个一两次,每次都要一两千新台币,于车行而言实在是一门绝好的生意经。
买方卖方一拍即合。
伟士牌在1990年代彻底成为了阿伯阿嬷们才会骑的老机车,代表着岁月无情,宝岛记忆。
于是,那些生于1960-1970年代的台湾电影人,无论是《艋舺》、《那些年》、《海角七号》、《大佛普拉斯》以及去年金马最佳《谁先爱上他的》…但凡和小人物或青春有关,必然会有机车的身影。
还有霸道总裁一箩筐的台湾偶像剧,从《流星花园》到《薰衣草》。
灰姑娘女主基本都会标配一辆机车。于是在「韩剧火口红日剧火服装」的如今,台剧先火的往往是…机车。
如今,台湾岛的机车密度,算得上是能制霸亚洲甚至制霸世界的。
2017年时,台湾的交通部曾做过调查报告,发现3.6万平方公里的岛内,每平方公里的机车密度居然高达378辆,刨去不能汽车老人和未成年人,基本上是人手一车。
平摊下来,每人每天骑行时间为53.8分钟,每周油费是100元新台币。
个人感觉,台湾完全可以创出一个新计量单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