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②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P234第二段
二、国家预算原则 (5点P235)
三、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3.新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的设计三原则:
①公开透明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③便于操作
二、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二)编制部门预算
2.部门预算的内容
①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②部门预算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概述
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主要内容 P245
2. 财政体制的演变:
计划经济下 “统收统支”;
1980年开始 “分灶吃饭”,具体作法:“划分收支,分级包干”(80—85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85-93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中央包死”,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大大下降。93年 36%。 1994年开始 “分税制”
3.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P246—247)
4.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4点P249)(P249第二段可以看一下)
第二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
1. 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4点P251)
2.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P251笔记)
3.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中国分税制
1.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中央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如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各税、
地方税: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如营业税(不含铁路、金融保险和邮电通讯等中央企业)、房产土地税、个人所得税等。
共享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 (由国税局收,中央75%、地方25%)、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税收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税和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4、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 (P254—255)
第十四讲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一、 财政收支平衡
1.含义P260 2.财政平衡的分类 P260—261 3.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P265—266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1. 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 P268
2. 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P269划线部分
第十五讲 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 P277第一二段
(二) 财政政策在新中国的运用
1.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基本上服从于是一个国民收入的统配计划,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采取直接调节的形式,内容单一。
2. 市场经济时期: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间接地调节经济的运行,财政政策的内容、手段和目标更加丰富,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更显重要,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操作的难度也加大了。
(三)财政政策主体 (P278) (四)财政政策工具(P281—283)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P284—285)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六)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 (P297—300小标题)
2005年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的政策要点: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积极增加积极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简述题
1 比较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全部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特点是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用于实现国家职能,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特点是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也就越大,即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反之,转移性支出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也就越大,即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2 评述瓦格拉法则的主要内容。
答:瓦格纳法则也称政府活动扩张论,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瓦格纳法则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3 怎样理解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互补与替代关系。
答:经济体制不同,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比重不同。一般来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大.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比重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非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大。
由于存在上述差异,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在一国投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主从次序便有所不同,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属于市场活动的非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而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领域发挥作用。
4 公共投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规模和社会筹资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企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共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7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城乡居民,补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
(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对于民间不太热衷的事业,财政予以补贴,就可以将民间资金调动起来,在紧急低迷时期作用更为显著。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消除“排挤效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工程的支出,可能带来市场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加大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萎缩,这就是所谓的排挤效应。如果对私人部门给予补贴,就可以降低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消除排挤效应,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加快民间投资的恢复和增长。
(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要的目的。如对于企业的亏损补贴、平抑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部分、对居民支付的各类价格补贴,基本的功能都是保持社会与经济的稳定。
10 简述税收公平。
答: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古今中外税收的实践表明,税收公平与否往往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的标准。一般地说,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
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依法纳税。
所谓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二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15 简述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执行结果不一定就有赤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措施,实现收支平衡;从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上说,并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安排赤字,也并非在每个财政年度都出现,只是由于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一时难以解决而导致的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的赤字。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政府一般会通过融资来弥补,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两种常规方法。 赤字与刺激需求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十分复杂,高预算赤字对总需求具有很大的扩张作用,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不是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6 简述财政职能和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答: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政府通过财政职能对经济活动产生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政职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 货膨胀压力很大的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 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0.分析公共财政活动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有哪些?
公共财政活动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既参与由价格形成的起始阶段的要素分配,又参与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 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由财政集中分配,实行社会化。
(2) 规范工资制度。这是指规范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3) 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 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福利水平。
1 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
答: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财政支出能力低下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2)国家财政包揽过多,供给制分配方式尚未完全打破;(3)在财政分配格局中,支出“越位”矛盾相当突出;(4)财政供养人口日益膨胀,加重了公共支出负担;(5)公共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应遵照以下原则:(1)完整统一原则。必须将公共支出管理权力及其相应的责任逐级下放,上级与下级按照一定的规范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各自为政”,并按照同一规范上统下属,实现公共支出决策和支出行为的一致性。(2)权责一致原则。确立管理权力与管理责任的对应关系,并用合理、科学、严格和准确的规章制度来规定这种关系,权力和责任成正比。(3)经济、效率和有效性原则。必须使支出活动实现预定目标,即追求支出活动的有效性。(4)依法管理原则。应由宪法、预算法和与之相一致的有关法规,对财政组织的宗旨、性质、地位、职能、权力及支出预算编制、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范围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并由相应的权力机构和部门依法予以监督。(5)适应发展原则。要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财政管理组织的职能、职权和机构。
8 什么是市场失灵?什么是政府失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应如何分工?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
的主要表现有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有短缺或过剩、信息不足、官僚主义、缺乏市场激励和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又说明了市场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1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例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3.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
4.简述公共定价。
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政府实施公共定价的目的和原则,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的重要措施。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
首先,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
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或政府的)需求。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5)居民有财政支出的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的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答:(一)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成本—收入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于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这一方法的要求是: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的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
2.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这种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而,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运用最低成本法来选择支出项目,其基本原理与成本-效益分析法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免去计算支出效益和无形成本的麻烦,操作程序要简化得多。最低成本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二)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及易操作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即所谓“3E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根据前面所讲的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可以考虑设计支出规模、支出结构、项目及部门(单位)效益四个指标体系。一般而言,可设置以下指标体系:(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的效应。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增加社会保障。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四是增加国防支出。
(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
1.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答: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另外,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社会消费性支出既然是社会的,它所提供的服务就可为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安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和特点。
答: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财政投资的特点是:
(1)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2.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答: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4.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答: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这种提供方式。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政府在其中主要发挥资金诱导和政策支持作用。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按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的解释,所谓财政投融资是“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如下: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概括地说,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2.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答: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生产雨伞”。这里的“下雨”是指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而“雨伞”则是指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特别是支出)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联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
政府之所以实施社会保障另一个经济上的合理性,是私人保险市场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胜任向人们提供经济保障的职责。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 “免费搭车”的问题。(3)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5.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1)财政补贴的性质: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称为“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每一类补贴又都含若干项目。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
6.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答: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财政补贴既然是一种调节手段,则其使用范围及规模就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趋弱,甚至出现消极作用。
财政补贴既然是调节手段,就不应当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主要角色。调节手段只是辅助性的。财政补贴规模急剧增大和补贴范围急剧扩展的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因而扭转财政补贴过多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经济体制。
7.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不论补贴对象是谁,最终目的都是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要的目的。
8.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答:(1)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2)改变农业补贴方式。(3)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4)改革公用事业补贴。(5)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6)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7)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答: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就比较丰富而且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来说,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因此,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
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答: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在价格波动较大的年份,就会出现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背离。只有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才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因此,这时的财政收入的增量通常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二是价格再分配所得。
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
1.简述税收的“三性”。
答: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答:效率类税收原则包括:(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4.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答:公平类税收原则包括:(1)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2)能力原则。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答:税收效率涉及税收中性问题。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般是将增值税视为一种中性税收。
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相关,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了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
6.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包括: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从前边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的。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7.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答:税负转嫁是和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一种经济现象,是通过价格升降而实现的税负转移。
我国过去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计划价格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税负转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是不存在的。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不仅存在税负转嫁的动机,而且也具备了充分的税负转嫁的条件。
(1)我国税制是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而税负转嫁又主要发生在商品课税领域,因而深入地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着特殊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
(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
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
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2.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 (一)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二)筹集建设资金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三)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
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7.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答:分级分税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9.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答:(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