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从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纯朴真挚的感情,一直贯穿在他生命的全程。
童年时代的陈景润,性格内向,不大说话。
玩捉迷藏的时候,陈景润的方式有点特别,他往往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待别人来“捉”他。
看着看着,他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他了。
内向到可以说是木讷了,可内向的孩子,往往内心都藏满善意与执着。
陈景润10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
他大哭不已,不吃饭,也忘了吃饭。
当一脸悲戚的人们,把母亲放置到阴森恐怖的棺木中去的时候,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张已经变得青灰色的熟悉的脸,泪如泉涌。
小学念了二年,便开始跳级。
上初中后,陈景润最先受到一位语文老师的特别关注。
老师原本是位教授,曾在东北的大学教学,日本侵占东北后,他流亡到南方,在福州这所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
初中时,陈景润数学成绩始终全校第一,引起了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数学教师的注意。
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
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把自己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课本借给他看,还格外多给他讲一些数学知识。
他不爱说话,遇到同学也不会绷着脸,而是笑一笑,算是打招呼了。
长期看书,且爱躺在床上看,患了近视,戴着一副眼镜,一条眼镜腿断了,用一根线绑着,初看,有点滑稽,也显得“寒酸”,但他从不在意。
考入高中后陈景润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
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
沈老师注意到陈景润是在一次课堂上,当时他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
大家都不明白,陈景润却立即小声回答:“53人”。
沈老师惊呆了,因为这道题他曾给许多班出过,没人能够答上来。
沈老师非常高兴,接着,他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
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 1的猜想。
他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
之后,哥德巴赫带着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
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
这个故事被陈景润埋入心中。
1950年,陈景润高中尚未毕业,毅然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
与高中时期一样,他的成绩在全校依然名列前茅。
大学中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主要在教师中进行,偶尔也会“烧”到学生头上。
陈景润被“烧”着了,他到大会上去做“检查”,非常虔诚地检讨自己,并且向大家保证:今后一定讲卫生,天天洗脸刷牙。
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
他平时很少讲话,表达能力很差,学生们听他讲课特别费劲,加上他一口的福州话,许多学生根本听不懂他的话。
因此,他到北京四中上了几节课后,学校就发现他不能胜任教学,不再让他登台讲课,而是让他给学生批改作业。
由于上课能力不足的内心煎熬,在四中陈景润更是经常生病。
学校见他多病,不能工作,于1954年让他“停职回乡养病”。
回到福州家中养病的陈景润没有了经济收入,工作和生活一度都陷入困境。
1954年的冬天,家里一天到晚弥漫着呛人的中药味,在家人的照顾下,陈景润的病情渐渐得到控制。
陈景润想出去找份工作,教书他显然不行,做体力活,他更不行。
苦闷中,他几乎每天都去书店看书,从这家书店换到那家书店。
渐渐地,家附近几家书店的营业员几乎都认识了这个只看书不买书的顾客。
终于有一天,他被撵了出来。
后来,陈景润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可以摆个租书摊?这个活不累,还能一边守摊点一边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