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为2020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与个体身心发展考点详解。
【考点:心理学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内涵
在学科分类学中,通常将学科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通过探讨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变化的规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分析、揭示、预测来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因此,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科学。
(二)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
(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①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②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3)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四)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①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②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大脑两半球是高级中枢;脊髓、脑干(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等是低级神经中枢。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由
12对脑神经、31对脊髓神经组成,其功能是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给中枢,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信息)传给有关的组织器官。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①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②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五)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3)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等。
(4)个案法,是指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5)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卷(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6)经验总结法,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依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理论的一种科研方法。
(7)产品分析法,也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通过对学生的作业、作品、日记、手工制作、生产成品等的分析,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的方法。
2.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2)教育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3)发展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它还要求研究者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被试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态度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心理学的应用科学性质决定的。这一原则要求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情境,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心理问题。
(5)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以全面的、发展的和整体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
(一)小学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
1.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发育特征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从时间上看,女生身高生长、体重增加的高峰期比男生提早1~2年。
2.小学生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征与教育人体各系统的发育是协调一致的,但在时间和速度上有所不同。各系统发育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次之,生殖系统最晚成熟。
(1)神经系统: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感觉器官正在发育成熟。
(2)骨骼肌肉系统:骨骼逐渐骨化,肌肉力量尚弱。
(3)心血管组织:心跳速度减慢,呼吸力量增强。
(4)生殖系统:小学生的生殖器官发育,性激素增加。
儿童在10岁之前,生殖器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小学高年级时(其中女孩10岁左右,男孩12岁左右)生殖器官出现了迅速发育的势头。
总之,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二)个体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包括: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关键期”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已有研究指出,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又千差万别。
3.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2)环境。
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
①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
②人类的社会环境,即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3)教育。
教育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向、趋势、速度和程度。
(4)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的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三、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儿童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①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②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③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④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客体永久性”(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的形成;③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④延迟模仿的产生。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①早期的信号功能;
②自我中心性(中心化);
③不可逆运算;
④不能够推断事实;
⑤泛灵论;
⑥不合逻辑的推理;
⑦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⑧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①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
②可逆性;
③守恒;
④分类;
⑤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本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如下: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演绎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④抽象逻辑思维;
⑤可逆与补偿;
⑥反思能力;
⑦思维的灵活性;
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1)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①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如简单的感觉和无意注意等;②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抽象逻辑思维。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转化的发展有四个表现:
①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的心理机能。
(2)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是促使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所谓内化是指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内在的表征。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从社会化到个体化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包含的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5.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支架的应用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