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金刻花镶玛瑙委角形粉盒
这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藏品,粉盒形状好似如意头,上下两面各嵌欧洲彩石一块。石呈褐色,间晕白色,花纹美丽清晰,光亮平滑,粉盒周围刻欧洲流行的贝壳卷叶花纹,样式十分精巧,格调雍容华贵,足见皇家气度。
与这样精巧的器物相比,我们现代人梳妆台前的瓶瓶罐罐反倒显得有些落入俗套了,当今天的我们坐在台前装扮自己时,是否会想到千年前的此时,有一位妙龄女子正从精致的妆盒里取粉,为悦己者容呢?
胭脂篇——朱唇一点 人面桃花
定窑白釉盒,唐,高6.9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5.4厘米。
盒呈圆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盖顶隆起,腹下内收,圈足。胎壁较厚,胎质坚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釉面莹润。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至晚唐、五代时盒面多刻划花纹,器足渐高外撇。至宋时瓷盒形制呈多样性。瓷盒在唐代主要为日用器,多用于盛放妇女化妆品,有粉盒、硃盒、油盒、黛盒等,此外也有药盒、镜盒或专门盛放香料之盒。
古代胭脂,是面脂与口脂的总称,与现代的管状唇膏不同,口脂装于小盒中,蘸取后点涂均匀,以显唇色娇俏靓丽,面脂多涂于两颊,为妆容添加色彩。
关于胭脂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采信较多的说法是,胭脂起于匈奴。胭脂最初是“燕支”,是匈奴人用于妆面的红色颜料,它的原料是一种植物花朵。据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兰,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南北朝时期,人们在其中加入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膏脂,因此“燕支”改写为“胭脂”。也有人说,胭脂是匈奴王庭的正妻大阏氏常用的妆品,后取谐音称为“胭脂”。
对于爱美之心甚重的古代仕女来说,哪种起源并不重要了,胭脂为她们的脸上增添了色彩,也由此创出各式各样的妆容。在包罗万象的大唐盛世里,浓郁的色彩更显得自由奔放。
近日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婢女檀棋的妆容引得网友热评,极大地还原了唐代的酒晕妆,上妆时先用白粉敷面,后将胭脂在手心调匀,搽在两颊,色彩浓郁者成为酒晕妆,仿若酒后两颊的红晕,淡者称为桃花妆,薄薄施朱,惹人怜爱。
与大唐的浓墨重彩不同,明清时期女子妆容略显清淡,《红楼梦》中贾宝玉教平儿理红妆时,说纸样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要用“白玉盒子呈的玫瑰膏子一样”的,“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需要一点点涂在唇上,剩下一点水化开就当腮红了,平儿依言照做,果然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