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武林高手和农夫的关系”
五月的到来,在广阔的农村,农民早已在田间忙碌。实际上,清明一过,温度升高,即迎来种植庄稼的好时节。
哪怕已经过去几千年,中国文化还是主要表现为农耕文化。一个隐性的例子就是,金庸武侠世界里的高手,一般都是年迈之人,这与西方世界的传说完全相反,在他们那里,英雄常是体格壮硕的青少年。
金庸的江湖是反常识的,俗话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我们却能坦然地接受。按照金庸的逻辑,习武如同种地,年龄越大,经验也愈老道。的确,老农民比少壮的农夫,更加有经验。
江湖,典型的农耕文化思维之产物。
农耕文化更显著的例子是,“悯农情怀”的源远流长。
无论西方或者东方,在文明的萌发阶段,精英不出,人民群众是生活的作者。民众悲悯的对象,竟是他们自己。
《诗经》就是老百姓的杰作。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字该作何解,孔安国是孔子十世孙,他解释说,“怨刺上政。”
《诗经》中有批评政治,体察下情的作用。“下情”所指,当然就是最辛苦,且占大多数的奴隶。
《诗经》中有一首《七月》,如此描述他们的日常: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七月》是西周初年奴隶所作的诗歌。四五月份的光景,花朵抽穗,知了阵鸣,八月田间收获,农事既毕,他们又要为统治者猎取野兽。
奴隶辛苦打猎,为公子作过冬的裘衣,除此之外,射*到大的野兽,也要尽数交给贵族,统治者不屑的小兽,才可能归猎者私有。
与后世的农民相比,那时的奴隶竟算是幸福的。东汉末年,天下割据,乱世造就英雄,百姓却沦为炮灰。彼时的世界,是何等模样?曹操客观白描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除曹丞相之诗,还有一首《桓帝初天下童谣》,言尽百姓的苦楚: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田地荒芜,仅有妇女在那里收割,官家不仅要粮,他们还要征收壮丁。
作为对比,打猎射狐的奴隶,活得虽然辛苦些,最起码生命能得到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