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又下起了雨,有些料峭春寒。突然就想起以前姥姥做的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餶餷(gu zha)头汤了。这是以前在老家博山寻常人家经常吃的一样吃食儿。
于是。下厨。做一碗。
泡发了几朵冬菇儿,洗净了,切成菇丝儿。两枚红艳欲滴的番茄,挥利刃,在柿皮儿上划个十字,在沸水中烫煮过,皮儿就卷曲脱落了,切成小丁。锅里浇一勺猪油,油热了,撒一把蒜末炝锅,油炸得黄焦,下冬菇丝儿煸炒,再下番茄丁儿,炒的浓稠成泥,添一碗清水,等水沸,这时候,盛出一碗面粉,用清水调成一碗糊儿,糊儿要稀稠得当,太稀了,下到锅里就成了一锅面汤了,太稠了呢,疙瘩就容易夹生,用一双竹筷或者一把汤勺,把面糊儿拨拉到锅中,不一会儿,面糊儿就在汤中凝结成了一粒粒雪白的疙瘩,等汤再次烧开后,咕嘟一阵子,就磕两枚鸡子,在碗里打成蛋液儿,下到锅里,就飘了黄灿的一层蛋花儿,加点精盐胡椒调味儿,汤再烧开,淋一小勺香油,一锅餶餷头汤就好了。
一碗之中,餶餷头雪白,番茄儿红艳,冬菇儿黑黝,蛋花儿黄灿,煞是好看,吃一口,实在是香呀。番茄儿的酸香,冬菇儿的菌香,蛋花儿的蛋香,香油的芝香,衬托着餶餷头柔软中又带着些微嚼劲的麦面香,再喝一口热乎乎的面汤,这时,再来一头紫皮新蒜就着,就又是暖心暖胃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