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东西,都需要寻找】
发现……分享……传承……
发现最原始的美味
分享最真实的故事
传承最古老的工艺
我从来不把这当成一个商业手段
我只记录我真实的寻访记录
推荐我自己认可并亲身体验的产品
当朋友给我推荐这款产品的时候,他把这叫做“手工麦芽糖”,这确实是一个正确的称呼,也是一个标准的学名。
实际上对于这个名字,我并不太认可,也没有多少的感觉,因为在我的知识体系里,麦芽糖就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更多的算是一个化学名称。
但真正见到这玩意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回忆的。
当然,我更愿意把它叫做“敲糖”,因为这个名字,更容易让我回到小时候,回到八、九十年代,想起穿街走巷的“敲糖人”,想起蹲守在学校门口叼着旱烟,拿着小锤的敲糖老爷爷,回味那个手里攥着毛毛钱,留着口水,眼巴巴望着老爷爷敲糖的小屁孩儿……它和麻辣豆腐片、酸萝卜、绿豆冰棍,大概还有筒量的瓜子,还有泡泡糖,构成了我小学时候的校门口美食文化,虽然单调而简单,至今回想起来,居然还会不由自主的咽一下唾沫。
敲糖又叫“打糖”,传统民俗之一,根据原料的不同,新化人更喜欢白的叫米糖,黑的叫薯糖,当然学名都叫“麦芽糖”。在这里一本正经的科普一下:
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每100克麦芽糖的热量 (331.00千卡路里),蛋白质 (0.20克),脂肪 (0.20克),碳水化合物 (82.00克),硫胺素 (0.10毫克),核黄素 (0.17毫克),尼克酸 (2.10毫克)。
关于麦芽糖还有一个故事: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麦芽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传说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更多是大家自己享用了。
说了这么多,不如直接上图。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叫法,但很多和我一样的80后,大抵都看到过下边这玩意儿,你们小时候都叫它什么呢?
敲下来,用小秤称,然后递到小手上
奔着自己的儿时记忆,姑且也算是一种情怀吧,答应去手艺人的小作坊去走访。出人意料的是,联系我的,竟然是一个很有点书生意气的年轻人,白白净净的,个不高,戴着眼镜,很斯文,和我印象中风尘仆仆的敲糖老人有着很大的逆差。
如约去了位于新化县孟公镇的麦芽糖手工作坊,生平第一次知道了“敲糖”的制作全过程,深切体会到,小小一方糖,确实也是来之不易。尤其是拉糖的过程,颇有些叹为观止。
在这里为大家还原一下:
首先是选料,选择干燥、纯净、无杂质的小麦,加上糯米、无霉烂变质的红薯作原料,红薯要粉碎成豆渣状,但不能变成粉末。
然后是育苗,将小麦麦粒洗干净,放入木桶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却水,冬天用温水。将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经过3天—4天后,麦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熬麦芽糖的麦芽,有豆芽的既视感
第三步是蒸煮,将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木桶内,以100度高温进行蒸煮,先蒸到糯米无硬心后,然后铺上麦芽,放水煮,并进行翻搅。
这桶,就是新化人传说中如果对舅舅不敬拿来关禁闭的桶
第四步是熬糖,等麦芽和糯米煮化之后,将其过滤干净,滤掉的渣用来喂猪,过滤后的糖水放进锅里,进行熬煮,直至把水分熬干,变成糖液,然后连锅至于冷水中冷却。
原来甜都熬出来的啊
熬完后进行冷却
第五步就是拉糖,这道工序应该很多人都没见识过,慢慢的从软软的糖条变成丝,由黄变成白……话不多说,直接看视频吧。
有没有拉大型拉面的现场既视感
当然,这还不算结束,细心的戴小哥,将糖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用古色古香的袋子装起来,每天还会拿出来再敲几下,保证糖块不会粘在一块。
正儿八经的敲糖小哥哥有木有
在听取了我的建议之后,戴小哥又出了改进版本,给糖块裹上了食用糯米纸的外衣,每包的重量也降到了200克,这样更方便储存和邮寄,也能让更多的人体验。
有没有想重新回味一下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