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思想代表着绝大多数建筑学家的意见,建筑是人与自然斗争历史的记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更是地方社会发展的最好见证。
在1954年梁思成谈到继承祖国建筑遗产曾道:
“通过它们(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生活,看见当时劳动人民怎样在当时的条件下,创造为当时社会所要求的建筑和表现那时代的思想,以及当时的各种艺术和技术的成就。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观点珍惜和爱护它们原来的整体。”
建筑是在各种社会文化与社会意识的要求下产生的,因此,文物建筑会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反映出来,赵州桥看上去虽然渺小,但其却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凝聚。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赵州桥在经历一番“加固”后,少了几分浪漫风气,多了几分使用意义,对于一座在历史长河中伫立千年而不倒的石桥来说,使用当真是它所追求的第一要义吗?
社会正在腾飞,而我们的灵魂却总要有一处栖息之地,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快餐文化,都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喘息,只有那厚重的历史底蕴,方能滋养我们生于中华土地上的灵魂。
而如今,仍有许多承载着历史精神价值的物质瑰宝未能得到妥善保护。
如今我们已然不能穿越时空重现赵州桥的古朴,但我们仍可以创新保护思想,利用新兴手段将赵州桥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传承下去,同样我也要将目光放在那些仍未得到妥善保护的物质文物上,只有护住历史,我们才有底气迎接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