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地位,历史对朱熹的评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4 03:05:51

朱熹撰《程朱二先生周易下经传义》存卷八,元延祐元年翠岩精舍刻本

朱熹的名声越来越大,按照中国固有传统的弊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他在晚年受到了很多的诬告和打击。庆历元年,韩侂胄为了打击赵汝愚,想办法将赵贬出朝廷,朱熹有意上书替赵辩解,然而弟子们算了一卦,感觉到不对头,于是朱熹烧掉了奏稿,嗣后不久他就提出辞职,如此才免于一场灾祸。庆历二年,叶翥等人上疏,称朱熹所传的道学是伪学,刘德秀则直接说朱熹是“伪学之魁,以匹夫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请将《语录》之类尽行除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记载:“故是科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六经》《语》《孟》《中庸》《大学》之书为世大禁。”

而后反道学的浪潮愈演愈烈,监察御史胡纮在奏章中详细列出了朱熹的十大罪状,沈继祖甚至提出要将朱熹斩首,在这种危急时刻,朱熹仍旧坦然,《宋史》本传中称:“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遣生徒者,笑而不答。”庆历六年,朱熹病逝,而后有人提出奏议,禁止弟子们送葬,即此可知,朝中的有关势力对朱子一派的打击是何等的不遗余力。

然而,在朱子去世后的第九年,皇帝对他的态度有了一个大转变,他被赐谥为“文”,因此朱熹被后世尊称为“朱文公”。又过了18年,到了宝庆三年,理宗下诏:“朕每观朱熹《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注解,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刑,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他被封为了信国公,而后又改封为徽国公,皇帝还召见了朱熹的儿子进行安慰。

到了淳祐元年,理宗又下了一道诏书:“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力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浑融,使《中庸》《大学》《论》《孟》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其令学宫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

朱熹的历史地位,历史对朱熹的评价(17)

朱熹撰《楚辞集注》八卷,明刻本

此诏书第一次确定了朱熹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由皇帝确认朱熹成为了孔孟正统的传人,自此之后,朱子从祠孔庙。而到了咸淳五年,皇帝下诏将朱熹的故里婺源赐“阙里”之名,而阙里是孔子的故乡,这就等于说,皇帝已经把朱子抬高到了跟孔子同样的高度。

到了元延祐年间,皇帝下令,重新恢复科举考试,并且规定以朱熹所撰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教科书,从此直到清末,朱子的这部著作一直是科考的出题范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下令开始科考,并颁布了12项条款,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讲到要以四书、五经为标准读本。

进入了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命令大学士李光地等人编纂《朱子全书》,玄烨亲自为该书作序,他在序言中高度地赞扬了朱子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释《大学》则有次第,由致知而平天下,自明德而止于至善,无不开发后人,而教来者也。”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