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粄,是客家话里对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除了艾粄,还有田艾(就是鼠麴草)粄、鸡屎藤粄、苎叶粄等。
艾粄,或蒸或炸,味道有甜有咸。甜口的有芝麻馅的,或是无馅的,直接把白糖包进糯米团子里。咸口的则有腊味、萝卜丝和虾皮等。
客家人特别喜欢艾草,除了把它和糯米团子同包,他们还会做艾草茶、艾草汤和艾草粥。
06 | 江西赣南——艾米果
江西的艾米果,可以说是青团中颜值最高的,不是常见圆鼓鼓的饼状,而是像饺子一样,旁边还镶着一圈好看的花边。
艾米果即是用艾草做的米果,春笋、豆干、油豆腐、雪菜、肉丁是江西人做艾米果的经典馅料,尤其是腌菜肉丁和春笋腊肉,最受当地人的追捧。
蒸好的艾米果油绿似翠,口感软糯连绵。为了区别不同口味,圆饼蒸熟的大多为芝麻、花生馅的甜馅,也象征着团圆。
07 | 四川乐山——叶儿粑
叶儿粑是四川的特色传统小吃,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和特点,比如在崇州等地被称为艾馍、在川南自贡、宜宾等地叫做猪儿粑,造型都是长长的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