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两个过程比较繁琐,小本本准备好,记笔记咯!
# 85度 #
面包轮廓的形成。
α淀粉糊化,是将淀粉混合于水中并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则淀粉粒溶胀、崩溃,形成粘稠均匀的透明糊溶液,这个过程被称为淀粉的糊化(也被称为α淀粉化)。
随着面团温度持续升高,α淀粉发生糊化从而夺走面筋中水分,形成了坚固的轮廓。
这个时候,面包外部的温度达到了150~160℃。蛋白质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和果糖等一些羰基化合物,加热之后产生了反应,形成了一种棕黑色的色素,面团的颜色渐渐地变成了褐色,这种面团颜色的变化叫做美拉德反应。
# 95~96度 #
面包的内部和外部的形成
面团的温度上升到95~96度,面团的内部变得蓬松柔软,面包的外部也开始上色,从面团向面包开始进化。
面团中含有的糖类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降解,其降解产物经缩合、聚合形成了具有粘稠状特性的黑褐色物质,经进一步缩合聚合而最终生成的深色物质,这个反应也被称为是焦糖反应。
随着面包多余的水份大部分都已蒸发,面包完成了烘烤加热状态。
///
烤焙时间、温度的把控若抓不准的话,可以建议在书上找一个配方接近的面团种类,用来参考烘烤温度。
比如:台式面团60g的红豆包,一般在200/180度;
按数量不同大都在7-10分钟能烤熟,若自己在家里烘烤10分钟了还没好,那就代表温度不够。
下次再烤时,尽可能不延长烘烤时间,而是调整温度,因为烘烤时间越长,面包会越烤越干,这样的面包口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