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汉末的历史上,最早是沮授给袁绍提出的一个战略规划。
《后汉书·袁绍传》:
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然而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张冠李戴给了曹操,大概是因为“挟天子”一词颇有些不敬的意味,用来“黑”一下曹操正合适吧。这可能是关于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流传最广的一个误会了。
《三国演义》里这句话被放到了曹操身上。
然而关于“奉天子以令不臣”更大的误会却不在于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三国爱好者里,甚至在学界,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曹操这个战略的成功之处,更有甚者把它视为曹操能够崛起的关键性条件,这样的看法显然都是一隅之见,有失偏颇的。
曹操固然从“奉天子”中获得了大量的政治利益。但是,曹操之所以能够在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上脱颖而出,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军事实力。另外,这个战略还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个战略,才能正确地理解曹操集团的崛起和成功,才能更好地认识作为一代政治家的曹操。
如何理解“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作用,影响到怎么认识曹操的崛起。
一、“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早期的“挟天子”者无法“令诸侯”
客观地说,早期的“挟天子”者,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达不到“令诸侯”的目的不说,如董卓者还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变成了天下诸侯共讨的对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在宦官和外戚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掌握了东汉政府,取得了“挟天子”的政治地位。然而这立即激起了关东诸侯的强烈反对,他们以袁绍为盟主,以军事手段和董卓直接对抗。这场声势浩大讨董军事行动,虽然因为关东诸侯各自心怀鬼胎草草收场。但是却也极大地震慑了董卓,董卓不得不“徙天子都长安”来避其锋芒。
董卓乘虚而入“挟天子”
最后,董卓死于忠于汉廷的王允运作下离间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类似董卓这样没有足够的威望的军阀,仅仅依靠暴力手段“挟天子”。不仅无法实现“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反而还会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甚至招来*身之祸。
董卓没有运用好这把“双刃剑”,继董卓之后的“挟天子”者“弄剑”的水平显然更差。凉州集团的李傕郭汜,“白波贼”杨奉等人相继“挟天子”,但依然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