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是把双刃剑,董卓等人没有用好。
以上诸人都曾经成功地“挟天子”,但是根本无法“令诸侯”,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既成事实来看,我们依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挟天子”和“令诸侯”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自身威望和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挟天子”反而可能变成一种政治负担。
(二)袁绍没有“挟天子”,并非完全是因为其“短视”
有了上面的结论,我们再来审视袁绍对待其谋士多次提出的“挟天子”的态度,就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地认为袁绍不纳其言,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其实,袁绍很早就认识到了“挟天子”的作用,早在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就准备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和董卓所挟持下的献帝分庭抗礼,此事因为刘虞不受而作罢。
袁绍对“挟天子”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认识。
初平二年,冀州从事沮授就建议过袁绍: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 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如果说当时袁绍考虑到自己的实力稍显不足,没有接受“迎大驾于西京”建议的话。等到袁绍击败公孙瓒,雄踞四州之地,成为天下实力首屈一指的霸主之后,面对沮授再次提出的“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的建议,依然无动于衷,显然是有其他方面的顾虑。
袁绍至少有三方面的顾虑
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袁绍的想法。一是因为袁绍方面和以刘协代表的汉室,其实存在很多的“过节”,限于篇幅,本文不做展开。简单地讲,袁绍曾经有议立刘虞的事情,甚至还质疑过汉献帝皇子的身份,这就显示了袁绍对于汉献帝的极度不认同,如果再次迎奉汉献帝,实在很难想象在邺城会出现什么样的政治局面。第二,按照袁绍自己的说法“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 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应该说,袁绍的这种考虑并非无稽之谈,汉献帝毕竟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身边还有相当的“死忠”,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掣肘的问题其实曹操后来也遇到过,并引起了不小的危机,这一点我们还会在后文中做详细分析。
袁绍的处境和曹操不同,有些想法也会有差异。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袁绍当时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自帝的想法已经萌生,这件事的明证就是“耿苞背锅事件”。袁绍曾经密令主簿鲍耿为自己称帝寻找祥瑞,制造舆论。当耿苞提出“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之后,袁绍满以为舆论造势已经成功,结果没想到自己的部下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几乎一致反对,并且都说耿苞妖言惑众,应该处死。袁绍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只能把锅甩给鲍耿,*掉他来消除影响。
袁绍想要称帝,必然面临汉帝法统转移问题。这是古代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不妨再加以说明。秦末汉初之际,整个社会面临承秦和张楚的困局。项羽立义帝以张楚,并且把楚帝置于和秦帝对等的位置。项羽这个做法,本来尚属高明。按照这个逻辑,只要楚帝之位一旦空置,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上位,这样就完美地解决了承秦和张楚之间的矛盾。但是项羽操之过急,用*掉义帝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引起天下人共怒,也给了刘邦号令天下诸侯共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