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兰州拉面”名气大,可实际上厉害的还是这青海拉面,可谓是“真人不露面”。青海拉面的历史可算是深厚。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面条,直接改写了中国面条起源的历史,顺便向前推进了2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碗面条,足足沉睡了4000余年。
2002年喇家遗址的发现令人惊喜又意外,出土的所有文物中名气最大的竟会是一碗面,当时出土的文物包括有人体骨骼、陶器、玉石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个盛有面条的陶碗,因为它改写了历史。
在所有国家有关面条的文献记录中, 中国的文献记录最早, 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但在没有文献记录的2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史前时期,古人是否有吃面条的习惯?又是从何时开始制作面条的,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这一直是个谜。
直到喇家遗址这碗面的“问世”,直接挑明了真相,提供了我国古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制作面条的最有力的证据。更为惊奇的是,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一碗面并不是由麦子做成,而是由小米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