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鱼图片,鳊鱼为什么很少人吃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5 23:24:02

鱼肚里的黑膜无毒,跟水质无关

长春鳊、团头鲂、三角鲂,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又怎么区分呢?

长春鳊、团头鲂、三角鲂长得那么像,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看学术上,他们都属于什么种属吧。

长春鳊

团头鲂

三角鲂

别名

鳊花

武昌鱼

法罗

鲤形目

鲤形目

鲤形目

亚目

鲤亚目

鲤亚目

鲤亚目

鲤科

鲤科

鲤科

亚科

鲌亚科

鲌亚科

鲌亚科

鳊属

鲂属

鲂属

长春鳊

团头鲂

三角鲂

我们可以看到,三角鲂和武昌鱼是兄弟关系,长春鳊跟武昌鱼是堂兄弟关系。

在东北,对鱼的分类,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说法。

“三花”是鳊花、鳌花、鲫花。鳊花就 是长春鳊,鳌花是鳜鱼,鲫花是花䱻(音同滑)鱼,也就是平时说的花骨鱼。

五罗是哲罗、法罗、铜罗、胡罗、雅罗。法罗就是三角鲂

三角鲂因为适应水温广,源于黑龙江,但是分布很广泛。可是它成熟产卵需要3-5年,因此随着过度捕捞,野生的三角鲂(法罗鱼)已经所剩无几了,基本都在黑龙江和吉林两地,然后就是珠江水系还有一些。要是有野生的法罗鱼,一般不低于100块一斤。

经过全国各地多年进行本地化人工繁育研究,三角鲂的养殖规模扩大很快,以钱塘江三角鲂品质更好。浙江还为三角鲂养殖,制定了《DB 33T 488-2012 三角鲂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武昌鱼身上的意义不一样,虽然早早地就实现了人工繁殖,但是人工养殖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等到把人工养殖的产业链条和问题解决,已经是1964年末了。原本武昌鱼只是分布在鄂州市的梁子湖水域。

扁鱼图片,鳊鱼为什么很少人吃(17)

梁子湖(极目新闻航拍图片)

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国就开始推广武昌鱼的养殖了,西北、东北都有引进养殖。比如辽宁地区的沈阳、营口、本溪、丹东等地多有养殖。甚至国外都引进养殖过,只是规模比较小。

武昌鱼属于低脂鱼类,清蒸比较好吃。而东北地区吃鱼,喜欢以炖鱼为主,低脂的武昌鱼炖起来反而不如鲤鱼、镜鲤等好吃,因此虽然大家知道团头鲂是好吃的淡水鱼,但是在东北市场并不多见。

长春鳊本身抗寒,对温度适应广,因此天南海北都有它的身影,只是个体、颜色、身形等略有区别,各地的叫法不一样。

扁鱼图片,鳊鱼为什么很少人吃(18)

开屏武昌鱼

其实它们仨的习性,还真是差不多。

都喜欢瘦水水质,都喜欢静水水情,都喜欢中下层水层,都是高需氧的鱼类,都是草食性鱼类,偶然缺食物也能杂食。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它们仨就经常玩在一起了,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它们仨一起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鳊鱼”。

按体型来看,长春鳊小,武昌鱼中等,三角鲂大。

只要气温在5℃以上,武昌鱼、三角鲂和长春鳊都会开始摄食,气温越高,它们越活跃,因此想要好钓,夏天和初秋比较适合。按照东北的气候,就是7月到9月。

这三种鱼生长速度都不快,在江苏一年能长半斤,两年长到2斤就可以上餐桌了。因为再往大了长,就慢了很多,养殖起来不划算。

在钓鱼圈子里,一直说“我朋友”钓到过“锅盖昌”,所谓锅盖昌,就是说锅盖一样大小的武昌鱼,其实这是三角鲂,而不是武昌鱼,武昌鱼长不了这么大。

扁鱼图片,鳊鱼为什么很少人吃(19)

钓鱼圈传的锅盖昌图片

在钓鱼圈里,长江以南,钓上了鳊鱼,大家会区分一下,这杆钓上来的是柳叶鳊,那杆钓上来的是武昌鱼。不过在北方地区,只要钓上来像鳊鱼模样的,一概说钓上了的是武昌鱼。

不是说区分不出来,而是确实难以区分,因为要引入原产地以外的区域养殖,就得杂交,让它适应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温,抗病,耐低氧,经得起长途运输 。

经过水产人员的努力,鳊鲂、鲂鳊、鲂鳜、鲢鳊、鳙鳊、草鳊(草鱼和鳊鱼杂交)等等都成功过,只是多数都不适合养殖,就没有规模化的推广养殖。

对于规模化养殖而言,要马儿不吃草,还要跑得快的。比如耐热耐寒、不生病、长得快、能长途运输折腾,是鱼类人工养殖的基础要求。

扁鱼图片,鳊鱼为什么很少人吃(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