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绿釉陶执锸俑于1963年出土于南阳市七里园汉墓。立姿绿釉,高21厘米。头戴平顶帽,身穿交领右衽长袍,腰束宽带,袖口紧束,左手执锸,右手捧盒,体态均称,表情自然。汉代的南阳,兴修水利和农业发展相辅相成,锸,是汉代铁制的劳动工具,下部分叉,既是挖土工具,也是翻土的耕具,不论是用于兴修水利工程,还是用于整治农田,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汉墓中这种执锸俑出土较多,反映了南阳汉代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两汉时期,是南阳盆地古代农田水利事业的高度发达时期。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兴修,水利设施完善,呈现出陂泽棋布、沟渠纵横、堤埂相连的景象。
井的发明,是古代社会迈人文明的标志之一。它大大减少了古代人们对江河的依赖性,为城邑的形成,国家的产生创造了亮利条件、文融记验,南阳汉代水利设施发达,西汉时,南阳除修有大成漠堰等水利没施外,还建有为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汉中朋以后,墓中酱遍用周并随异,南阳汉惠中出土了一大批形制各异的陶水井横型。南近出士的调并,大部分为圆简形,内有汲水小罐;少数为方形,一部分苦有共兰、并骤、共事、浦粉等附件,并身上大多还装饰有美观的纹饰。这些井栏、并架、滑轮等附件,都是当时先进的沃水设施。
南阳汉代水利设施发达,西汉时,南阳在修有大的渠堰等水利设施外,还建有为数众多的汉垱、汉井等小型水利工程,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汉中期以后,墓中普遍用陶井随葬,出土了一大批形制各异的陶水井模型。这件汉代陶井,为圆井筒,平沿,井沿上塑有对称的两直耳为井架,架上设横梁,梁下设有滑轮,通体施红釉。这件陶井的特殊之处是带有井架、滑轮设施,是当时先进的汲水设施的再现。随着水井的深度的增加,人们发明了较先进的利用轮轴制成的辘轳和滑车提水工具。这些机械装置,大大减轻了从井里汲水的劳动强度。这类陶制水井模型的出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用滑车汲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