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八市,穿过一排廊铺,在一个街角的转弯处停下了匆忙的脚步。朋友指着眼前这个颇为低调的小店,气喘吁吁的说:“到了。”我一愣,印象中的厦门古早小吃店应该是在八市那样的地方,抑或是在老街旧巷,只有本地人熟悉的旮旯处,毕竟近有100年历史的传统老店,在经过岁月打磨后该有一些古旧的模样。
当然,这是我对老店表象的认知。百年老店的古早在于风味,我自然是清楚这家店并非已近有百年,而是从店老板的爷爷开始接手制作土笋冻并售卖,传至子孙手上已近有百年,这像是一种家族传承,将传统的风味在岁月的长河里继续流淌。
虽说土笋冻是泉州小吃,但它却在厦门大有名气。一开始,我以为它是厦门小吃,将其归于厦门时,朋友赶紧打断了我的想法。在她看来,泉州的风味虽然火在了厦门,但起源不能弄混淆。这一点,我极为赞同。所谓传统,文化要追究根源,即便是食味。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被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那时的厦门默默无闻。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取“国家大厦之门”之寓意,筑“厦门城”, 从此“厦门”之名载入史册。直到20世纪初,厦门港开始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