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把西瓜切开,挖空瓜瓤,接着将切成块儿的鸡或者剔下来的鸡肉放到西瓜壳里,盖上另一半瓜壳,可以用竹签封一下,这样不漏气,原始的味道更浓郁,放入蒸笼蒸锅里蒸一小时就OK了。
夏天吃这个最好不过,好吃就不说了,还能清热解暑,补虚益气。
新乡红焖羊肉
红焖羊肉是新乡人李武卿首创的,他是个退伍老兵。在四川的时候,把当地火锅吃了个遍,到北京后,又经常去东来顺吃涮羊肉,于是,他就寻思把这南北两大火锅搞成一锅,适合咱中原人的口味。
1988年,退休的李老先生开了间饭庄,卖起了他发明的红焖羊肉,没曾想,大家都爱吃,生意相当红火。有很多人天天来吃。
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烂,一口吃到爽,这便是红焖羊肉给食客留下的印象。
火起来后,精明的食客变成了老板,红焖羊肉的馆子不仅开遍了中原大地,还开到了京城。
1995年到2007年是最鼎盛的时期,新乡和郑州等地居然出现了“红焖炊烟浩荡处,今日早市没有羊”的奇观。
豫中
西义兴卤肉
巩义市北山口镇的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祖传的秘方,油亮的肉,细腻的纹理,肥的不腻,瘦的醇香,更重要的是吃多了也不会消化不良。
选料主要是肥瘦均匀的鲜肉,还要把过多的肥肉和肥油去掉,烤一烤,洗干净才放到卤汤里,那是有着神奇配方的卤汤。
这神奇的配方是咋来的?说起来还是个报恩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巩义常庄村赵东生年轻时靠卖肉为生,他曾来到新安县租了两间门面当屠户,兼卖卤肉。一年冬天他无意中救了一位病倒在他店门前的老者,老者是个御厨,还是专门做卤肉卤菜的,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就把自己做卤肉的秘方传给了赵东生。
之后,赵东生的卤肉生意红火起来,门店也越开越大,西义兴卤肉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泡椒烤河蚌
漯河的河鲜自然是不缺的,尤其河蚌,提到这个词,就想流口水了。所以,这道美食在当地有多么受欢迎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也不是烤出来的,先把河蚌去壳,蚌肉切成片,加料腌十分钟;这时候就开始做汤汁,青蒜杆子切碎跟干红的辣椒、调料等一起放锅里炸香后盛出,接着用剩下的油爆炒蚌肉,要快,最后把汤汁浇到炒好的蚌肉上拌匀,撒点儿紫苏叶就可以吃了。
怕是不敢吃辣椒的人,面对这道菜也会扛不住诱惑的。
王洛红烧猪蹄
一听这名字就有故事,诞生在许昌襄城县,那是曹操定都的地方。
据说,春秋的时候,周襄王避难经过襄城,王妃在路边的一个店铺生下一位王子,所以就赐这个地方叫“王落子店”,后来又改成了王洛。
当时,王妃生完孩子后,老百姓用猪蹄炖汤给她补身体,从那以后,王洛猪蹄就出名了,并且传承至今,烹饪工艺逐步改进,越来越好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看来,古代美食多数都带名人效应,大部分名人都是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