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鳞片的刀鱼被认为是次品。
章师傅是江阴本地老厨师,他说,「当刀鱼洄游到长江,正是身上最壮的时候。江水让它身上的盐分退掉,游到江阴这段是最好的。再往后,常州那段就不行了,会越来越瘦。往前南通那段也不行,它还有海味。」
看似是江水的魔力让刀鱼从海入江发生了质变,但如果是「咸淡水限定」和「季节限定」会更为通顺合理。长江下游长期倒灌,在入海口形成一个微妙的咸淡水区,以江阴为分割线 —— 这也是不在纯淡水中生活的凤鲚上溯江阴就停止的原因 —— 而咸淡水区的营养最为丰富。刀鱼洄游之时正是孕育繁衍之前,体内存储大量营养物质,体态最为丰腴,恰在刀鱼一年最好吃的时候游到了长江人的嘴中。
江阴申港刀鱼养殖基地。
「一鲜二肥三当时」基本可以概括所有吃鱼法则。吃刀鱼,是此时此地,是分秒必争,刀鱼成为长江口春天的信号。「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便是一切关于刀鱼传奇的集大成者。清明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继承了所有古诗文中描写的刀鱼光环和传说,也因为叠加节日,成了历年刀鱼售卖的大日子和价格巅峰期。也因为供需不匹配,在江刀鼎盛的那些年,出现过一天 5 个价格的奇谈。
和刀鱼打了 20 年交道、有「刀鱼王」之称的张永亮对清明刀鱼有另一番朴素的认知,清明只是古人根据经验归纳的「时段」,而实际每年刀鱼汛期有所不同。笼统地讲,只要是清明时节前后各一个月,产于江阴以东和入海口的刀鱼都好吃。懂得选刀鱼、能拿到好货的能力更为重要。
身披季节限定、地理限定、种群限定,如果和人类相安无事,刀鱼只会作为一道时鲜,作为长江人的一道时鲜小菜。再多情一点,和清代李渔一样,为它吟诵诗歌,称之为「春馔妙物」。但和长江的所有鱼一样,刀鱼也游到了现代的转折点上。
如果你打开老菜谱,就会发现小小刀鱼的烹饪方式异常丰富。集清代中期厨师经验之大成的《调鼎集》,便载有刀鱼圆、炸刀鱼、炙刀鱼、刀鱼汤、刀鱼豆腐等十多种做法。由此可见,过去时代的刀鱼非常多,多到可以不考虑浪费材料做刀鱼宴会。而曾经上海老半斋的刀鱼面,也是刀鱼丰产时代下的产物。
刀鱼增产正是长江大鱼减产之时。1949 年以来,长江流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天然鱼类捕捞量持续下降,但唯有刀鲚产量上升。1970 年代早期,刀鲚在江苏、安徽甚至取代了大中型鱼类物种,在渔业上占 30%~50%。1973 年长江刀鱼顶峰产量达 3745 吨(包含至少 2000 吨幼鱼「毛刀」,它们都变成了饲料和小鱼干),但在第二年随即迎来断崖下降。一切刀鱼锐减的原因都能从鲥鱼的命运中有迹可循。
在 1977 年出版的《长江流域刀鱼资源报告》中梳理了长江下游不同城市对鲚属鱼类的不同方言叫法。© GOOGLE
和鲥鱼有些久远的记忆不同,这一次,成长在 1970~1990 年代的长江人都亲历了刀鱼的消失,从一网下去「全是鱼」到「没有鱼」,只用了 30 年。
上海交通大学一篇硕士论文显示,清朝是刀鲚分布最广之时,但从 1990 年代开始,长江湖北段、湖南段已经很难找到洄游型刀鲚了。1996 年后,长江江西段已经不能形成刀鲚渔汛。再之后,刀鲚的洄游上限从洞庭湖缩短到鄱阳湖,又缩短至镇江以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嘲笑南京人吃刀鱼笨拙不得法,「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极枯,然后煎之」,称其为「驼背夹直,其人不活」。只是他不知道,百年后的南京人久不吃刀鱼,因为无鱼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