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领导时间有限,没工夫听你夸夸其谈。另一方面,你的所谓建议,对于领导顶多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他手头有大量迫切的任务要处理,你的“高瞻远瞩”,对他基本没价值。
所以,在提建议之前,你必须了解,什么是对领导“既重要又紧急”的事。
我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来看看会提建议的高手会怎么做。
曹操赤壁战败后,镇守荆州的关羽趁机北上,进攻樊城,羽军势如破竹,威震华夏。当时北方人士见关羽势大,纷纷建议迁都,先躲一躲再说。
如果曹操听了这帮人的话,那么是否会有后来的魏国,恐怕都很难说了。关键时刻,有个人站出来说道:“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
这位下属准确看出,刘备与孙权在荆州问题上存在矛盾,刘备做大,对孙权是不利的。更何况,关羽大胜,有运气成分,不必过于惊慌,只要暗通孙权,在关羽背后给他一刀,就能化解樊城的危机。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诸葛亮后来的劲敌——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懿的建议,既挽救了曹操,又能借刀*人,可谓一箭双雕,扭转了整个战场的颓势。
司马懿献计,选对了时间,抓住了重点,为领导解决了“重要而紧急”的问题的员工,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下属。
除了时机很重要以外,善于给领导提建议的人,还善于抓住领导的小心思,知道他们目前最想要什么。
我们还是以鲁肃为例,前面已经说过,鲁肃是一流人物,能有鲁肃这样的下属,领导绝对值得。
当年,曹操大军南下,群臣忧惧,集体劝孙权投降。孙权纵然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迫于压力,他也无法拒绝。
鲁肃看出了孙权的心思,明白老板在关键时刻需要怎样的员工。
于是,他私下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曹操占领东吴,对大臣而言不过是换个老板,他们该有的还会有。你孙权可就没好日子过了,能不能活着都难说。
鲁肃一席话,戳中了孙权的痛点,也坚定了其抗曹的决心。毫不夸张的说,孙权能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鲁肃有不世之功。
鲁肃的聪明在于,他能够设身处地,从领导的立场看问题。他了解孙权希望什么,担心什么。及时与领导站在同一阵线上,成为孙权的股肱之臣。
5/5 总结
今天我们聊了聊诸葛亮的《隆中对》。现在知道,《隆中对》对于刘备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指出了一个方向,而指出该方向的人也不止诸葛亮一人。更要命的是,从实施的角度而言,《隆中对》也是有缺陷的。
一个好的战略,不仅方向要对,还得具备可操作性。聪明人往往能找对方向,却未必能找对方法。因为任何战略一旦需要实施,就不得不应对各种复杂的变量。对于这些变量,你只有躬身入局才能体会,绝不是坐在办公室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另外,即便目标和方法明确,如果时机不对,照样白搭。就拿孙权与刘备来说,两人都想过占领荆州和四川,但由于时间窗口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命运的不同。
刘备采纳《隆中对》的想法也好,不理会其中的意见也罢。在他后来的决策实践中,《隆中对》的影响极其有限,诸葛亮受到刘备的赏识,不是因为《隆中对》,而是他在大后方的卓越表现,让刘备看到了他的实干能力。
《隆中对》仅仅指出了一个大方向,而刘备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他后来的成功,与其说是遵循《隆中对》的结果,不如说是靠行动,一点一点地接近那个目标。
所以,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从有个大概的方向开始,一边写剧本,一边彩排,一边上演,修修补补,循序渐进,慢慢成形的。
正因为这样,真正优秀的员工,绝不是那种热衷于画蓝图的人。而是能躬身入局,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你就是组织最需要的战略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