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到底有多可怕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0 21:33:04

彼时,嵇康的音乐理论也是反传统的,他主张“声无哀乐”,认为音乐是可以被多解的,同一音乐,听众不同,理解也不同。人对音乐有情感反映,这是因为“至和”的音乐,可以把本来潜在于人心中的不同感情激发出来。这个理论最好的例证就是,令狐冲初听笑傲江湖,一会儿血脉贲张,一会感动酸楚,到得全书最后令狐夫妇演奏时,却是甚是“和谐”,群雄听得莫不“心旷神怡”,纷纷喝采。“声无哀乐”,也就无所谓内容,大家愿意听成什么就是什么。

延续到《笑傲江湖》中,让令狐冲一举成为武林至尊的绝学“独孤九剑”,这个剑法也是反传统的,与剑法讲究招式运气完全相反,其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如何胜,以我的修为是难以达到的,但令狐大侠可以,没有了内力照样可以一剑刺瞎十五个高手的眼睛,可见无招的确是很厉害的。以此推论,又可见令狐冲是认同无内容胜有内容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陵散》是因嵇康的死而名声大振,这似乎是一个寓言,一千多年这组琴曲承载着人们太多关于理想的寄托。现在,我们提起《广陵散》或者嵇康(他们已经不可分,浑然一体)时,是一种象征,是对生命、对自由、对尊严的向往,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大声化音的无情批判。一种属命性的存在也让我们感动痛苦,是这样一个国度,产生了那么多的优秀人物和文化,最终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们。翻遍中国的历史,最优秀的人才,往往是最悲凉的存在,并最终由我们亲手摧毁,就好像刘正风和曲洋的死,是由嵩山派发动,最终在所有正派人士的默许中实现的一样。如对“五四”的批判和否定,到现在还有人在做。当局的默许和学者的短视,我们开始国学着,传统着。所谓传统,所谓新儒,是什么样的玩艺呢?“德先生”和“赛先生”又到哪里去了呢?

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到底有多可怕(9)

和嵇阮、刘曲几人趣味相投的,还有一个任盈盈,曲洋教了她武功和音律,也把他的人生观传达给了任盈盈——“人生得一知音足以”。这几人虽然身份不同,但却是日月神教里的“音乐党”——音乐就是他们的信仰,也是联系他们的纽带。曲洋最终以身殉道了。为了完成一曲《笑傲江湖》,命都可以不要,谈何正邪之分?对曲洋这种“音乐是联系人的纽带,音乐重于性命”的精神,任盈盈深表赞赏。

正好此时,令狐冲出现了,并和当时所有人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是个正道中人,但是飞扬跳脱不以名门正派自居,最难得的是虽不懂音律,却有向往之心,知道《笑傲江湖》曲谱的价值并且拼命保护——这点就打动了盈盈。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曲通灵的古琴曲,琴为心声,“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让刘正风、曲洋成了千古知音。古人对于知音的一个经典的诠释,音乐让他们成为了中华民族那相互了解的典范。但是,他们毕竟是同性。而令狐冲和任盈盈则不同,他们锦瑟相和,遂成就一段美妙爱情。一曲清澈高亢的琴箫和鸣,诉说着生命和自由之歌。当琴心遭遇了剑胆,漂泊的小舟找到了归去之缆。在苍凉的世间,两颗宽容的心,两种真挚的情怀,终于渐渐贴近,如胶似漆水乳交融。当刻骨铭心的初恋如同萤火消散,这份爱情,却能如清风明月之永恒。可惜的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后继者们却再也达不到如此境界,胶琴鼓瑟,拘泥不化成了主流。于是,对《广陵散》内容和故事的关心,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此曲只应天上有,尘世中,唯有美丽的传说,永生永世的流芳……

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到底有多可怕(10)

夕阳风晚到客船。

且把瑶琴问青山。

飞云渡瀑落滩处,

一曲高山流水停樵夫,

集贤村里知音结金兰。

铮切切悲发五弦,傲气江湖冲霄汉。

竹林七贤庙堂远,更耻独夫民贼贪。

司马路人如当前,歌舞骄奢洒酒酣。

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到底有多可怕(11)

笑看江山风雨飘,朝代走马似灯串。

催悲下台角换了,有钱何愁不仙官。

君不见,雨骤青山冷峻面,发须已白常慨叹!

行侠秋风枫林下,总赏菊皇傲霜也斗寒。

把酒临风拋肝胆,铁血丹心只存苍生念。

悲曲一鸣,世纪越过千年岸……

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到底有多可怕(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