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旦他们开始向前跑,就容易去追求速度,不自觉的就忽略了正确的技术动作。
把「跑出速度」这个想法摒弃,用轻松的感觉原地跑一下,其实就能加强对自然动作的认知,并思考很多跑步的问题。
脚底是哪个部分首先着地?小腿应该推蹬吗?足踝应该放松还是收紧?大腿应该抬高吗?怎么做到步频每分钟180下以上呢?
而有了以上的认知,向前跑就只是加入前倾元素的原地跑。关于前倾,可查看:如何跑得更快,更省力?把握住这个关键就够了
· 安全地练体能 ·
Photo via Nike
一旦向前跑,就有可能跨步而做成运动伤害。
其实大部分的跑者膝痛都源自于跨步。原地跑本身不能跨步,因此原地跑比向前慢跑更不容易受伤。跟向前跑一样,只要原地跑时步频提高,心率也会上升,接下来还会气喘。
以心率训练来说,原地跑也能令跑者达到E/M心率区间,收有氧训练的效果。另外,天气恶劣的话,留在室内练原地跑也是比较安全。
· 判断伤势复原程度 ·
下肢受伤以后,不确定是否复原到可以再练的程度,不妨以原地跑来作测试。原地跑几分钟,脚掌拉起的高度由脚跟慢慢上升至膝盖,步频保持在每分钟180下以上。如果几分钟之后,下肢没有不适,那就可以出去试试练课表。
· 给初学者测最大心率 ·
要应用心率训练,首先要有量度心率的装备,然后用装备测出安静心率跟最大心率,从而定出不同的心率训练区间。
但是如果跑者连800米都跑不完,那应该怎么测出最大心率呢?
答案就是原地跑。
跑者戴上心率装置,在原地跑几分钟,步频每隔一分钟增加。例子如下:原地跑首三分钟步频每分钟180下,之后一分钟190下,再之后200下,一直观察跑者的状况,如果还未挂掉就一直增加,看他/她快不行了,告诉他/她用最快步频再撑一分钟,最后得出最高心率就是暂时可用的最大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