岕茶是什么,清茶是什么茶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8 21:47:59

《幻茶谜经》剧照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对大唐的理解。一如饮茶,不同社会背景身份的人饮茶,亦生发出不同的心境。盛唐壮美四百年,一部茶的生活史,值得我们以“重读”的视角再做新构。无论是陆羽《茶经》中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封氏闻见记》的“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三月茶宴序》的“上已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茶被唐人赋予了人格,形成了一种尚雅的社交风气,“贡茶”也因当时的“贡茶院”制而被后世沿袭。

一千四百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博物馆内面对初唐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现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志气和平,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遐想着当时文人墨客们在谈及艺事时指向的精神气与心境。在博物馆外,茶经历千百年,这种兼容并蓄的天资气质是否又可被延续至今?

在这个迟迟到来的春天,我们尝试开启对“唐茶”的重读。以顾渚紫笋、恩施玉露、蒙顶黄芽作为体验的线索,寻访这散落千年的味道。

寻找散落千年的茶香

岕茶是什么,清茶是什么茶(5)

顾渚紫笋:唐风贡茶之选

浙江湖州,顾渚山。唐“茶山御史”陆羽曾置茶园于此,并作《顾渚山记》“与朱放辈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所论的“茶中第一”,指的正是唐时贡茶——顾渚紫笋。

位于太湖西岸的顾渚山,山沟纵横,当地人称之为“岕”;“岕茶”即指生长于山沟里的茶,颇受当时文人青睐。

岕茶是什么,清茶是什么茶(6)

唐代宗广德年间,每逢春分时节,常州、湖州的刺史便齐聚顾渚山置办贡茶。第一批贡茶走水路,须确保“明前”时节抵达长安,以供皇室于清明节当日设宴享用。因此,这批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的绿茶,史称“急程茶”。

晚年的陆羽,隐居湖州,在此度过暮年岁月,想来案边少不得紫笋茶相伴。

恩施玉露:唐代工艺的“蒸青”风味

大名鼎鼎的恩施玉露,制茶方式采用中国传统的“蒸青”工艺。蒸青茶盛行于唐、宋时期,直到明代炒青工艺成熟后,蒸青茶才逐步退出中国茶的主角舞台。

岕茶是什么,清茶是什么茶(7)

作为极富代表性的蒸青绿茶,恩施玉露自清时期便与西湖龙井并列为绿茶上品。以高压蒸汽将茶青快速蒸熟,之后揉捻、干燥,干茶紧直似松针状,入喉滋味柔和甜美。细品其风味,与炒青绿茶大有不同。

蒙顶黄芽:原生茶树的馈赠

相传,西汉年间的茶人吴理真曾手植茶树七株于蒙顶山,蒙顶山成为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发源地。在蒙顶山,至今仍保有唐朝时的“皇茶”遗址。唐时,蒙顶山茶入贡声名远播,客商竞相追捧,曾达到“束帛不能易一斤”的高价。唯蒙顶山茶品质优异,发芽期晚,甚或立夏方可采摘。

岕茶是什么,清茶是什么茶(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