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的战略态势是如何形成的?
《明史》记载:“成祖从燕起靖难,患宁王蹑其后,自永平攻大宁,入之。谋胁宁王,因厚赂三卫说之来。成祖行,宁王饯诸郊,三卫从,一呼皆起,遂拥宁王西入关。成祖复选其三千人为奇兵,从战。天下既定,徙宁王南昌,徙行都司于保定,遂尽割大宁地畀三卫,以偿前劳。”这里的三卫,指的就是大宁都司下辖的“兀良哈三卫”,居住在这三卫的基本都是兀良哈部蒙古人。这些蒙古骑兵在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朱棣于是把大宁都司的地盘全部割给了兀良哈人。
是明成祖朱棣将大宁都司给了兀良哈
当然,著名明史学家顾诚不同意朱棣“割地”的说法,认为“这只是明帝国内部建制的变化”,理由是朱棣称帝之后三卫的首领依然接受明朝册封。然而,顾诚先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从朱棣放弃大宁都司开始,兀良哈三卫和明朝的战争就持续不断。兀良哈人和明朝从永乐一直打到崇祯,干仗干了二百多年,说他们“仍归属明朝”这恐怕是难以服众的。也正因为如此,《明史》将兀良哈和日本、朝鲜等国一起收入了《外国传》。
朱棣放弃大宁都司之后,北京一下变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态势
"天子守国门"是血性的表现还是战略的愚蠢?
大宁都司放弃之后,明朝在北方的战略态势骤然恶化了。长城以北的外围屏障消失,蒙古各部可以直接袭扰长城沿线。而明朝自朱棣之后,完全失去了对蒙古大规模进攻的能力,只好埋头拼命修长城。
明朝的长城建设工程从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展开,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才基本完成,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如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修建宣府、大同两镇长城,600多公里的长城就动用了民夫八万六千多人。又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修建宣府、大同长城四百多公里,花掉白银六十万两,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二百万两白银,而这不过是万里长城中的很小的一段而已。
明长城长达六千多公里,历时200年才建成,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