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揉透后,包入肉馅捏成团子。
这样的技法,蒸出的粢毛团爽滑、不粘牙。
包了这么多年粢毛团,施凌凌总结:上海人喜欢吃粢毛团,关键就在于它的复合味道。
温热软糯的皮,配合汤汁和肉,一口咬下去,在嘴里“炸开来”。
刚蒸好的粢毛团,看起来温热软糯。
“吃粢毛团不好太秀气,第一口就要吃到肉,再带一点汤水,整个吃到嘴巴里向,老满足的。”
为什么传统的粢毛团现在不常见到了?
26年前,新民晚报上有篇文章《富民街民间特色点心展示小镜头》给出过一种答案:
“通常的粢毛团个大,吃一只就饱了,因而不大为如今的食客所接受。”
二
除了传统点心,在烧菜方面,上海人也擅长运用鲜肉馅头,表达出菜品的复合味道。
“肉丝炒青椒,本来是一道普通的炒菜。”绿波廊会所主厨耿鸿飞说。
“但在上海人的厨房里,采用不同的技法,变成另一道菜,叫虎皮青椒塞肉,口感就两样了。”
青椒加入肉馅,跟青椒炒肉丝相比,是另一种口感。
如果用烹饪中的专业词汇,在食材中加入肉馅子,实际上是一种“酿”的技艺。
客家菜里,代表作是酿秋葵。而上海菜里,最为家常的是面筋塞肉、虎皮尖椒塞肉和田螺塞肉这几样。
烹饪手法不难,却是本色的弄堂风味。有了它们,上海人家招待客人时,既不必手忙脚乱,又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体面小菜。
苦瓜塞肉别有一番风味。
作为一款深受欢迎的弄堂小菜,油面筋塞肉其实来源于无锡的“元盅面筋”。
它既是单档里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上海人冰箱里的常备菜。